面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不確定的世界政治經濟環境,中國正在通過持續的供給側改革和技術創新,轉換經濟增長方式以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并通過進一步的對外開放提升競爭力,...
8月19日中午,艷陽高照下的冷水鎮熱浪一波接著一波,該鎮的磐安縣四通磨具廠里幾名工人正在工棚內安裝管道,準備與工棚右側的天然氣儲氣罐連通。這道工序完成后,四通磨具廠的“...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的創建將引導金融回歸到服務、支持實體經濟增長的本源上來,對于推動中國經濟脫虛向實、避免過度金融化具有重要意義。制造業是國民經
時值《中國制造2025》實施兩周年有余,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編著的《中國制造2025藍皮書(2017)》近日在京發布。藍皮書顯示,我國位列2016年全球制造...
“要促進物聯網和實體經濟融合,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培育新模式和新業態,構建基于物聯網的共享、創新、創業平臺。”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
在宏觀經濟回暖的影響下,我國機床行業或多或少感到一陣暖意。國產機床競爭力不斷提高,本地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行業逐步回暖。在市場需求不斷升級的環境下,我國企業主動適應市場...
2017年4月24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受國務院委托,現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制...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5部委日前發文,確定了首批12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煤鋼產業聚集區成為其中的重點。未來將通過示范區建設,在土地、金融、...
3月18日-2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中國與世界: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出路在創新,要使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主要動力,實現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根本轉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3月19日在由國務院發展研...
工信部部長苗圩19日說,當前,創新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要從完善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夯實工業基礎能力等六個方面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在當天舉行...
云制造作為一種新的生產模式,是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等技術運用于工業制造領域并進一步向流通、消費領域拓展的產物。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是資源、資本,更是...
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從“雁尾”走向“雁首”,經營模式從過去的“代工”轉向“自主品牌”,并且不再是“廉價品牌”。
2016年年底,一場有關虛擬經濟是否沖擊了實體經濟的爭論在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之間火爆展開,這并不是互聯網企業和制造業的首次交鋒,拉開歷史的鏡頭會發現...
1月12日,工信部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國防科工局六部委印發了《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年)》。文件明確了船舶業...
12月17日,2016中華工商時報年會在北京逸林希爾頓酒店成功舉辦。在本次年會上,圣泉集團、三一重工、青島紅領等...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著發達國家蓄勢占優和新興經濟體追趕比拼的雙重擠壓與挑戰,而制造業的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服務化的進程,對...
要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必須大力突破“自主研發能力依然薄弱、自主營銷品牌依然短缺、高水平人力資本依然匱乏”等瓶頸制約,這就意味著必須相應加快生產性服務...
15日,第12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開幕。在世界經濟步入深度調整期、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外貿發展亟待企穩向好的形勢下,廣交會承擔著推動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扶持自...
10月16日消息,“供給側改革暨工匠精神高峰論壇”于2016年10月16日在江蘇南通海安舉行。論壇以“供給側改革...
3月28日,中國超硬材料網市場總監劉小雨、市場經理高峰一行走...
公元1278年,此時的南宋就如零丁洋里的一片到處漏水的孤舟,...
2023年9月20日,時隔四年,期待已久的第六屆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會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推動中國磨料磨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加強國內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1963年,我國成功研制出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經過幾代人的拼搏奮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人造金剛石及其制品在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機床機械等領域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隨著金剛石技術的選代,金剛石民用領域—培育鉆石迎來了自己的大爆發,中國占據了世界培育鉆石產量的80%以上,近幾年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