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家商務部日前出臺公告,硅砂列入第四批禁止出口目錄中貨物,公告將從2006年5月1日起施行。由于事先并未獲得此信息,許多企業措手不及,以致大批涉外合同無法執行,剛剛起步的硅化工發展...
國家商務部日前出臺公告,硅砂列入第四批禁止出口目錄中貨物,公告將從2006年5月1日起施行。由于事先并未獲得此信息,許多企業措手不及,以致大批涉外合同無法執行,剛剛起步的硅化工發展也面臨“休克”。據了解,福建、廣東是我國硅砂主產地,福建的出口量占全國65%。硅砂是目前硅化工企業的主要產品之一。由于國內硅化工企業發展起步較晚,硅砂后加工能力較小,下游產品較少,要靠出口部分硅砂養活企業。禁止出口政策突然出臺給企業打擊甚大。如果叫停硅砂出口,對這些企業無異于釜底抽薪,使國內硅化工行業發展陷入困境。業內人士估計,僅福建就會因此損失300億元。
4月13日上午,福建一家大型硅砂企業的老總十分焦慮地告訴記者,禁止出口公告給該企業當頭一棒。該公司與韓國、日本和臺灣地區企業簽訂的供貨合同因禁運而違約,三大硅砂出口港務作業區和運輸設備及人員也會因此而停產、停業。公司與韓國釜山一企業已簽約的中期供貨合同也將中止,該韓企下個月生產用砂無落實,韓方已十萬火急電告有關部門,并派人來中國交涉。臺灣地區企業是福建硅砂老用戶,因公告出臺,急煞企業高管,據說正向商務部和有關部門反映。福州另一與外商合資生產硅砂的企業老總為此也叫苦不迭:這個消息對于我們來說太突然了,一旦執行,主要經營福建硅砂的國外公司立馬就會破產,那么他們拖欠我們的近500萬美元貨款將無法追回,我們公司也將倒閉。
業內人士分析,國家叫停硅砂出口,無疑是為了保護本國資源。但目前硅化工企業絕大部分起步較晚,開始都要靠出口硅砂賺得“第一桶金”。現在突然叫停出口,不但給國外和港澳臺地區客戶造成不良影響,也會使脆弱的硅化工發展就此停滯。希望有關部門直接與企業溝通,幫助企業盡快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