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盾構機上使用的直徑500毫米的“開山”刀具,小到用于3C產品加工的直徑0.1毫米的迷你刀具,已有上萬種不同樣的超硬高端刀具從大亞灣這家企業的車間“磨”出來。
在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區,中天超硬產業園宛如一座花園,充滿蓬勃生機。落戶大亞灣3年來,惠州市中天精密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精密”)在超硬高端刀具制造領域不斷進取。其總投資2億元的中天超硬高端刀具制造項目已于2024年正式投產并實現產值過億元。
一期項目年產精密刀具110多萬套
超硬刀具,顧名思義,就是用超硬材料制造的刀具。作為“工業的牙齒”,它是提高機床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
提起超硬工具,“中天超硬”是個繞不開的名字。它是國內首家涉足超硬工具的企業,創始人劉敏博士是國內最早從事超硬刀具研究的專家之一。199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密機械系的劉敏在“南漂”幾年后,鑒于國內超硬工具匱乏的現狀,憑借專業知識創立中天超硬,填補了國內超硬工具生產的空白。
2019年,為了實現公司長足發展,積累了20多年超硬工具研發與生產經驗的中天超硬,在考察多地后,最終選擇在毗鄰深圳的大亞灣新興產業園落戶,并投資2億多元建設中天超硬高端刀具制造項目。
“我們的夢想是在大亞灣打造智能化工廠,把中國科技大學的人才和技術資源帶到大亞灣來?!眲⒚舾锌?,大亞灣是個好地方,項目落地建設以來,得到了大亞灣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中天精密提出“打造國際一流的全系列刀具品牌”,目前其產品主要涵蓋聚晶金剛石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硬質合金刀具、天然及單晶金剛石刀具和盾構工程刀具等五大系列。這些刀具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船舶、風能、模具、電子等多個金屬和非金屬加工行業。項目一期已于2024年投產,年生產精密刀具110多萬套。目前,中天超硬的研發、生產、技術、員工等已全部轉移到大亞灣生產基地,2024年產值超億元。
助力國產設備替代進口設備
走進中天精密的生產車間,地面一塵不染,200多臺超硬刀具自動化生產設備分列排放、井然有序。這個車間被劉敏形象比喻為“萬國展覽館”?!斑@些高端設備來自世界各地,都是當前刀具生產領域最前沿的設備。”劉敏對這些設備如數家珍:它們來自德國、英國、美國、瑞士、日本、澳大利亞、中國臺灣等,還有少部分國產設備。其中一臺“元老級”設備,從中天超硬創立沿用至今。
劉敏坦言,中天精密之所以這么多進口設備,是因為過去超硬工具生產設備被國外壟斷。因此,他從創立中天超硬開始,便下決心引進世界頂尖設備,學習其技術,期待國產設備替代甚至超越。
中天精密總經理林漢生介紹,培養一名合格的設備操作工需要一兩年入門、3年獨立上崗。這些年來,公司通過傳幫帶、制訂規范操作流程等,培養了一批技術嫻熟的設備操作工匠。不僅如此,為了突破外方在設備維修方面的高額成本和技術限制,公司還培養了一批設備維修工程師。
隨著我國現代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超硬工具行業迎來機遇,國產設備在性能和成本上優勢漸顯?!敖鼛啄陙?,我們新添加的設備幾乎都是國產設備?!绷譂h生說,中天精密重視產學研結合,樂于試用新國產設備,助力設備公司改進提升。公司還計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建“超精加工實驗室”,推動產品創新升級。
人才和創新是中天精密在超硬工具行業保持領先的關鍵。該公司擁有一支由教授、博士領銜的研發團隊,研發骨干大多畢業于中科大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專注于新產品研制。在人才引進方面,該公司與多所高校合作,通過多種方式吸引人才,還高薪聘請行業專家充實技術團隊。在研發投入上,該公司每年拿出相當比例的營業收入,用于購置先進設備、鼓勵創新。
此外,中天精密積極擁抱智能化變革。林漢生介紹,幾年前,公司就開始在多個場景布局人工智能,利用傳感器技術和數據采集系統,收集設備運行和產品質量數據。運用AI算法分析數據,預測設備故障時間,提前維護保養,降低故障率,保障生產線穩定運行。此外,借助AI優化刀具設計,依據不同加工需求和材料特性,快速模擬出最佳刀具幾何形狀和參數,縮短研發周期,提升產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