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市場進入牛市第二階段,即由前期估值修復的普漲階段進入由宏觀經濟及企業業績支撐的板塊分化階段,地產、金融及科技板塊輪番走強。10月10日至10月24日期間,上證指數震蕩區間為3152~3380點。
國內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8%,其中,三季度GDP當季同比為4.6%,較二季度的4.7%小幅回落,主要受7月、8月極端天氣影響,但隨著前期政策逐步落地以及進入傳統工業旺季,9月經濟數據好轉。從生產端來看,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4%,比上月加快0.9個百分點,反映工業旺季下生產季節性回升。
投資增速邊際改善。1—9月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持平前值。從分項指標來看,廣義基建投資累計增長9.26%,較前值上升1.39%;制造業投資增長9.2%,較前值小幅增長0.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1%,較前值降幅收窄0.1%。制造業投資方面,隨著前期大規模設備更新及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逐步落地,1—9月設備工器具購置累計同比增速為16.4%,比全部投資增速高13個百分點,提振制造業投資增速。基建投資方面,考慮到8月、9月新增專項債發行放量,以及四季度各地共有2.3萬億元專項債資金可以安排使用,隨著基建資金的加速到位,預計基建投資有望邊際改善。
地產方面,新開工、地產銷售等領先指標降幅收窄,地產下行趨勢有所遏制。考慮到9月下旬地產金融政策優化及多地進一步放開地產政策,10月以來地產銷售的高頻數據明顯改善。但受房企資金來源偏緊影響,疊加部分房企風險仍未釋放完畢,預計地產投資明顯改善仍需時間。
展望后市,隨著存量政策有效落實和增量政策加快推出,四季度經濟有望邊際改善,預計今年能夠完成全年經濟增長5%的目標,進而對股指形成提振。
9月底以來,多部門陸續出臺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力度超出市場預期。具體來看,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提前至9月召開,再次強調穩增長,并強調“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財政政策方面,10月12日財政部發布會上提及加大化債力度、補充商業銀行資本金、推動房地產止跌企穩及促民生等方面,同時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政府在提升舉債和赤字方面還有較大空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及住建部陸續舉辦新聞發布會,對政策進一步落地進行部署。整體來看,在較強穩增長基調下,后續增量政策有望逐步加碼。
10月21日,央行公告稱,首次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金額500億元,共有20家機構參與投標。互換便利業務有助于盤活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的存量資產,同時互換便利業務獲得的資金只能用于買股票,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
與此同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獲得銀行貸款承諾函或與銀行簽訂貸款協議用于股票回購或增持。同時,A股市場回購熱情持續升溫。數據顯示,9月24日至10月24日,A股市場超過540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公告,其中部分上市公司調高了原回購方案擬定的回購股份價格上限。此外,20只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宣布將于10月25日開售,更多增量資金陸續入市。
盡管在股市沖高回落以來,上市公司存在高位減持套現情況,但隨著增量資金入市,A股市場下行空間有限。此外,9月26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重點提出了建設培育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著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三方面舉措,打造“長線長投”的生態環境。隨著中長線資金入市,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也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
目前美國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特朗普民調反超哈里斯,“特朗普交易”重新回歸。由于特朗普主張“減稅+提高關稅+控制移民”的政策組合具有較強的通脹性,后續美國通脹下行緩慢或影響美聯儲降息的節奏。此外,近期美國通脹與就業數據的超預期,美聯儲官員表態偏鷹,市場進一步押注美聯儲11月降息25個基點預期。由于非美央行降息潮來臨及日本央行不加息,9月30日至10月23日,美元指數累計上漲3.99%,10年期美債收益率重返4.2%上方,而人民幣匯率走弱,對人民幣資產形成壓力。
綜合來看,多項重磅政策持續發力,四季度國內經濟有望邊際回升,同時增量資金陸續入市,對股指形成利好。但美國大選不確定性或令市場偏好有所降溫,加之美聯儲大幅降息預期降溫,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弱對股指產生一定壓力。整體來看,股指或維持震蕩偏強走勢,后續關注財政政策具體的力度、節奏以及支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