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歷史數據來分析,一旦氧化鋁價格出現回落,其下降的速度和幅度都將超過電解鋁。這樣的話,二者之間的價差將拉大。這對電解鋁企業來講無疑是有利的,因為氧化鋁是生產電解鋁的主要原材料,電解...
從歷史數據來分析,一旦氧化鋁價格出現回落,其下降的速度和幅度都將超過電解鋁。這樣的話,二者之間的價差將拉大。這對電解鋁企業來講無疑是有利的,因為氧化鋁是生產電解鋁的主要原材料,電解鋁企業的利潤主要是由二者之間的價差決定的,價差的拉大,將提高電解鋁企業的毛利率,從而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我們認為,隨著全球氧化鋁供求關系的改善以及我國電解鋁盲目投資受到抑制,從今年下半年起 前幾年電解鋁行業盲目建設所造成的惡果,今年體現明顯。據國家發改委報告,今年一季度,我國電解鋁行業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實際虧損面高達近80%,全行業已到了虧損的邊緣。年初以來,約有15家小型冶煉廠關閉或停止生產。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取得了明顯的實效,但企業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
從國內鋁的供求狀況來看,我國電解鋁產量自2001年起開始大幅增加,2001年的產量為343萬噸,2002年的產量為440萬噸,2003年的產量為550萬噸,分別同比增長20.6%、29.2%、25.9%。而同期鋁的消費量分別為353萬噸、420萬噸和509萬噸,增長速度低于產量增長速度。導致我國鋁市場從2002年開始進入持續供過于求的狀態,當年過剩7.9萬噸,2003年過剩7.7萬噸。由于電解鋁產能擴張速度過快,重復建設現象嚴重,2003年,國家開始對電解鋁等行業過度投資進行限制,2004年實行更加嚴格的控制措施。在降低出口退稅、提高電價、提高企業進入門檻、取消在建和擬建項目、限制貸款等多方面產業政策的影響下,電解鋁產業失去了快速增長的動力。2004年電解鋁產量為670萬噸,同比增長19.64%,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同期電解鋁消費量為596.7萬噸,進口103萬噸,出口168萬噸,仍然處于過剩狀態。2005年1月1日起,我國取消鋁8%的出口退稅的同時對銅、鋁出口加征5%的出口稅。這使國內鋁出口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3%的成本,而事實上國內有不少中小鋁冶煉廠主要靠出口退稅方能勉強生存,現在出口退稅被取消并同時增收5%的出口稅對這些企業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這一舉措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中國國內鋁產能的擴張。受上述政策的影響,預計2005年我國電解鋁增長速度將繼續下降,增長幅度將降為13%,鋁產量將達到740萬噸左右。假定200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8.5%左右,那么預計2005年我國原鋁消費將增長15.8%,達到690萬噸左右。
從全球鋁的供求狀況來看,由于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鋁生產國,其產量增長的放緩將有助于全球鋁供求關系的改善。同時,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氧化鋁價格始終居高不下以及世界各地電力短缺的問題也限制了電解鋁產量的增長速度,不少公司被迫減產,美國鋁業公司計劃減產19萬噸/年,海德魯公司減少其在SUNNDAL鋁廠的產量,愷撒公司關閉年產20萬噸的VALCO鋁廠,等等。國內外不少鋁廠出現虧損,甚至有中小鋁冶煉廠出現破產倒閉現象。在長期處于微利甚至出現虧損的境況下,全球鋁的產能不可避免會受到較大抑制,并且這一趨勢短期內將不大會改變。需求方面,2004年美國經濟強勢回升,并帶動歐洲、日本經濟復蘇,全球的經濟增長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從而帶動對電解鋁需求的增加,需求增長速度約為9.6%。受此影響,2004年全球原鋁供應從過剩逐漸轉變為短缺。據國外某著名研究機構統計,2004年全球的原鋁供給量2983.1萬噸,需求量3012.4萬噸,出現29.3萬噸的供應缺口,而2003年則是供過于求82.6萬噸。由于反映經合組織成員國未來經濟狀況的OECD經濟領先指標自2004年初見頂后一直回落,國外著名機構普遍預期2005年全球經濟的增長率將低于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局部減緩將有效抑制對鋁需求的進一步擴張。根據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的預測,2005年全球鋁消費增長率將下降為5.61%,全球鋁消費總量約為3181.4萬噸。產量方面,將增長6.1%,達到3165.7萬噸。這樣,2005年全球原鋁消費量將超過供應量15.7萬噸,缺口仍然存在,但較2004年有縮小的趨勢。
2005年我國氧化鋁進口量的繼續擴大依然成為支持國際氧化鋁價格的主要因素,從而使得2005年國內電解鋁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客觀上對國內鋁價也將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但全球氧化鋁的供求緊張狀況正逐步改善,2004年全球產量為5820.9萬噸,消費量為5844.8萬噸,存在23.8萬噸的供應缺口,預計2005年全球產量為6184.2萬噸,消費量為6202.8萬噸,供應缺口縮小為18.6萬噸,2006年產量將超過消費量,出現過剩。因此,我們預計2005年下半年氧化鋁價格將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