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國民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生產需求穩中有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多數指標好于上月。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對財聯社表示,展望9月,隨著全國疫情整體可控、季節性因素的逐漸消退,供需兩端會有所改善,各項經濟數據的恢復力度會有所加大。但在受疫情嚴重沖擊,且疫情仍反復,當務之急仍是繼續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加快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
8月商品房銷售仍低迷,“保交樓”政策初顯成效
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0809億元,同比下降7.4%;其中,住宅投資68878億元,下降6.9%。1—8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878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8%。商品房銷售額85870億元,下降27.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0.3%。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耿欣欣指出,8月商品房銷售仍較為低迷。城市和房企加速分化,部分熱點城市和頭部房企銷售仍保持韌性。房企整體資金狀況依然偏緊,房企信用債當月環比在連續兩月回升后再度顯著收縮,但開發貸和住房按揭略有改善。
8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進一步回落。8月全國土地市場維持低迷態勢,值得指出的是,商品房竣工面積環比顯著回升,房地產投資降幅則進一步擴大。
目前在各地“保交樓”政策的支持下,竣工情況顯著改善。但長期來看,“無米難為炊”,只有房企回款改善,“保交樓”的持續推進才能有保證。9、10月份是房企重要的回款節點,各地應為房企創造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回暖的預期氛圍。
基建投資大幅提速
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67106億元,同比增長5.8%,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8月份環比增長0.36%。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財聯社表示,從結構的角度看,對8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形成最大支撐的是基建投資。8月全口徑基建投資增速錄得10.37%,較前值上行0.79個百分點,創2022年4月以來新高。其中交通運輸項扭轉此前的下滑趨勢,是8月基建投資增速上行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對8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形成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制造業投資,但在PPI當月同比大幅下行的背景下,預計年內制造業投資增速大概率還將繼續承壓。
消費大幅回升
數據顯示,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58億元,同比增長5.4%,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05%。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1593億元,同比增長5.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665億元,增長5.0%。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表示,在購置稅減半政策刺激下,8月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15.9%,增速較上月加快6.2個百分點。由于汽車銷售在社零中占比約一成,8月汽車銷售大增對整體社零的拉動作用顯著。這也表明,當前宏觀政策在刺激消費方面的潛力很大。
此外,8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8.4%,而上月為-1.5%。這一方面源于上年同期南京等疫情帶來的低基數效應,另一方面也表明,盡管8月新增感染數量上升,但在科學防控、精準防控支撐下,餐飲業受到的沖擊較為有限。
工業生產產能同比數據普遍改善
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2%。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制造業增長3.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6%。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9.5%,比上月加快1.1個百分點。
王青認為,未來伴隨極端氣候因素影響退去,出口增速趨勢性下行,9月工業增加值持續回升面臨一定阻力。但在月度基建投資有望持續處于兩位數高增,以及上年基數下行推動下,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仍有望達到4.4%左右,將繼續領先整體經濟增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