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穩定性增強 下半年鋼鐵市場或現供需兩旺
當前,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依舊“一枝獨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我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營業收入1359.1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利潤總額101.8億元,同比增長20.9%,增幅較1—3月擴大68.7個百分點。
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我國鋼鐵行業按下了“暫停鍵”,下游用鋼企業推遲復工復產,給鋼材市場需求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建筑工程暫停施工導致春節后建筑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市場持續疲軟。
蘭格鋼鐵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分析,下半年我國鋼材市場行情走向,因為多空因素并存與不確定性因素占據市場主導,加之投機資本雙向發力,下半年我國鋼材價格走勢仍無突破方向,繼續寬幅震蕩。
鋼材行業整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一季度同時出現負增長,二季度隨著我國國內疫情的好轉,經濟指標逐漸提升,呈現每月遞增態勢,鋼鐵行業逐漸擺脫疫情影響,生產銷售基本恢復正常,整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一是產量維持高位。1-5月份,全國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為3.6億噸、4.1億噸、4.9億噸,同比分別增長1.5%、1.9%、1.2%。二是鋼材庫存持續下降。5月下旬,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1328萬噸,較3月上旬庫存峰值減少813萬噸,下降38.0%。20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1312萬噸,較3月上旬庫存峰值減少709萬噸,下降35.1%,連續8旬呈下降趨勢。
但是,受鋼材價格下跌和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雙重擠壓影響,全行業經濟效益出現較大滑坡。一是出口形勢依然嚴峻。1-5月份,累計出口鋼材2500.2萬噸,同比下降14.0%;進口鋼材546.4萬噸,同比增長12.0%。二是鐵礦石價格持續攀升。1-5月份,中國鐵礦石價格綜合指數平均值為325.2點,同比增加4.3%;其中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均值為326.3點,同比增長2.0%。三是鋼材價格繼續走低。1-5月份,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00.3點,同比下降8.3%,降幅較一季度擴大2.6個百分點。四是經濟效益大幅下滑。1-5月份,黑色金屬冶金及壓延加工業營業收入25469.5億元,同比下降6.0%;實現利潤總額493.3億元,同比下降57.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我國經濟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多個行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因此2020年整體鋼材需求較往年延遲了一個月左右。”蘭格鋼鐵新聞中心彭翠亭認為。
進入二季度,我國國內疫情出現好轉,各行各業加快復工。4月份,全國開工率大幅攀升,部分工程基本已經達到往年水平,鋼材需求量大幅提升。5月份,部分工地為了準時完成全面項目任務加快趕工進度,在季節性旺季和趕工期帶來的“雙重”需求之下,部分地區鋼材出貨量創下新高,鋼材價格有所回升。
但是,進入6月中旬后,在南方暴雨和北方高溫影響下,部分項目無法進行施工,鋼材市場逐漸進入季節性淡季,需求出現明顯回落。而鋼廠產能卻在擴大,并且在6月中旬粗鋼日均產量創下近十年新高。“在低需求和高產量之下,鋼材社會庫存連續半個月出現回升,反映出雖然逆周期調節政策正在加快落地,但季節性需求見頂態勢明顯,鋼鐵需求有所減弱,下游采購積極性不強。”彭翠亭分析。
鋼材市場陷入“漲跌兩難”境地
目前,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發酵,對我國消費、投資和出口均造成一定影響,使得鋼鐵及相關制造業生產和需求下降,短期影響已經發生,上半年已經有多家鋼鐵企業進行破產重組。
1月23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完善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自2020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鋼鐵產能置換方案,不得再備案新的鋼鐵項目。
隨著有效投資規模擴大、主要用鋼行業加速復工復產等,全國鋼鐵市場形勢逐步向好,二季度鋼材需求較一季度明顯增長。由于對2020年上半年市場需求預期樂觀,春節前期貨鋼材價格走勢較強。不過,春節后疫情對需求預期產生較大影響,鋼材開市首日跌停,隨后市場交易邏輯迅速切換至政策刺激下疫情過后的需求爆發,鋼材期貨價格在庫存大增的情況下持續上漲,甚至突破春節前高點。
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發布的《關于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支持民營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提出,鋼鐵、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和基礎原材料等行業領域的協會商會要倡導會員企業穩定供應和價格,防止集中復工復產帶來的區域性、時段性短缺或價格大幅上漲。
目前,我國國內經濟恢復勢頭鞏固,鋼鐵產業鏈穩定性增強,但由于外部壓力仍然較大,整體市場需求仍需強化。對于鋼材市場而言,我國經濟繼續處于穩步復蘇之中,工地趕工需求依然存在,同時隨著專項債發行規模不斷擴大,基建需求預期不斷增強。
由于南方大雨依然未有停歇,北方高溫降雨交替來臨,使得市場采購需求減弱,鋼材社會庫存明顯回升,市場供給壓力較大,但成本支撐依然較強,鋼材市場陷入了“漲跌兩難”境地。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表示,7月份,高溫多雨天氣增多,鋼鐵需求將繼續轉弱,目前鋼鐵企業鋼鐵產量釋放以及社會庫存“拐點”顯現對鋼材市場形成壓制,市場呈現“供給向上,需求向下”格局。而焦炭、鐵礦石價格持續上漲,成本對后期鋼材價格的支撐作用增強,預計7月份國內鋼鐵市場將呈現震蕩趨弱態勢,但因成本支撐較強,整體調整空間不大。
鋼材市場或進入一定的弱勢調整期
5月3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5月份中國鋼鐵行業PMI指數再度滑落至榮枯線以下,尤其分項鋼鐵企業新訂單指數明顯下滑6.5至46.4,說明鋼材市場需求端因南方地區高溫雨季的到來而出現衰減。但是,鋼鐵企業生產利潤依然可觀,并且后期部分新增置換產能將陸續投產,在階段性“供強需弱”的推動下,鋼材市場或進入一定的弱勢調整期。
6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于做好2020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鋼鐵產能置換辦法,加強鋼鐵產能項目備案指導,促進鋼鐵項目落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陳克新表示,上半年,我國決策部門密集出臺了多項逆周期調節政策,包括連續多次“降準”、擴大發行專項債、繼續降稅減負、集中批復投資項目等。隨著政策的不斷落實,對于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刺激將會產生更大效應,由此推動全國鋼材需求比上半年有更多增加。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上半年國內外供需兩端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壓制,各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保經濟各類舉措,使得整個社會資金流動性十分寬松,給大宗商品帶來了一定的底部支撐。同時,我國國內基建行業表現亮眼、房地產行業實質性恢復以及相關工程機械、汽車、造船、家電等行業整體回暖,都給下半年鋼材市場需求帶來了相對穩定的支撐。
實際上,上半年我國基建投資增速較慢,導致下半年不得不加緊“趕工”,因此下半年鋼材需求將高于上半年。同時,在專項債加快發行、國家提出“六穩”和“六保”經濟政策以及擴大內需、老舊小區改造啟動實施和新老基建同步發力之下,重大項目和新興投資得以快速落地,加快了鋼材需求的回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轉,居民生產生活已經基本步入正軌,各地基建和房產項目開工率得到明顯提升,二季度鋼材需求出現快速增長。在經過7―8月份市場充分調整后,若市場庫存壓力不大,下半年市場出現“供需兩旺、價格偏強”格局的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