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國新辦就《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注意到,在全球貿易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今年我國的外貿表現受到媒體廣泛關注。去年我國進出口總額超3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又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對此,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發布會現場表示,今年以來,商務部認真落實“穩外貿”工作部署,實現了外貿進出口的逆勢增長,穩中提質,發展態勢好于預期。一是規模上穩中求進。1-11月,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8.5萬億元,同比增長2.4%。預計全年的外貿仍將穩定在30萬億元的規模。
今年各月度進出口總值表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李興乾進一步指出,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出口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經濟體整體水平。
二是質量上持續提升。高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快速增長,集成電路、醫療器械出口增速高于整體,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增長了20%。三是結構不斷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更趨合理、均衡,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占比達到了29.3%,商品結構升級,機電產品的出口占比達到58.4%。企業主體活力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出口占比達到了51.4%,成為我國出口的第一主體,是名副其實的“半壁江山”。
關于明年的外貿發展環境,李興乾表示,從國際市場看,需求增長乏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經合組織將明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下調至2.9%,世貿組織也下調了全球貨物貿易量的增速預測。從國內看,中國外貿發展基礎穩固,韌勁十足,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充沛,我們有信心保持外貿穩中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