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進一步推進高效節能裝備產業發展,由機械工業節能與資源利用中心、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相關裝備制造企業發起組建了中國高效節能裝備產業聯盟,并于4月19日在京召開成立大會暨節能...
為進一步推進高效節能裝備產業發展,由機械工業節能與資源利用中心、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相關裝備制造企業發起組建了中國高效節能裝備產業聯盟,并于4月19日在京召開成立大會暨節能裝備論壇。會議審議通過了聯盟《章程》,選舉產生了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班子。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對于聯盟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各大部委集體發聲推動綠色制造、綠色發展的背景下,聯盟的成立恰逢其時。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副司長王燕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始終把推進節能裝備產業作為落實工業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聯盟的成立為加強節能裝備制造企業和相關機構、重點用能行業等各個層面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希望積極發揮聯盟作用,把握發展重點、創新發展思路,努力培育好節能裝備產業。
補資源環境短板 助推節能裝備發展
陸燕蓀指出,節能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聯盟要優化成員結構、集中各方力量、激發自身活力,要摸清節能裝備領域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要關注節能裝備作為供給側存在的不足,加強關鍵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切實推進節能裝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綠色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補齊資源環境短板、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支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客觀要求。王燕指出,2017年,是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年,高效節能裝備產業發展聯盟的成立,對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王燕指出,為推動節能裝備產業發展,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抓住用電、用煤的牛鼻子,全面系統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電機、鍋爐和變壓器能效提升工程,有力地提升了重點耗能裝備的能效水平。通過實施電機能效提升計劃,全國累計推廣高效電機5500萬千瓦,電機系統節能改造3237萬千瓦,高效電機市場占有率由計劃實施前的不足4%提升到25%左右,年實現節電量約113億千瓦時。二是加大高效節能裝備的推廣應用,面向工業企業推薦了7批節能機電設備產品目錄,共包含了節能電機、鍋爐、變壓器等近2000個型號裝備,有力地支撐了企業節能技術裝備改造需求。三是面向工業企業推薦了百余家擁有核心技術、服務能力強的節能服務公司,為工業企業節能技術裝備改造提供了專業化服務。四是會同國家開發銀行構建綠色信貸機制,推動利用金融信貸政策支持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2016年,對約300家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已落實銀行貸款約560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投融資壓力。
王燕對聯盟下一步的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當好政府部門與行業之間的橋梁紐帶。聯盟要積極向成員宣傳節能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傳遞行業管理資訊,協助政府部門開展政策、標準的貫徹實施。同時,要及時掌握產業發展動態,加強研究分析,反映成員的意見和呼聲,為政府主管部門當好參謀。二是要體現行業特色。希望聯盟致力于工業節能和綠色發展,逐步完善組織結構,建立行之有效的運作機制,為聯盟成員提供技術交流、行業協調、產融對接、法律咨詢、國際合作等服務,切實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三是要加強行業自律。要大力倡導和建立市場誠信,引導成員遵守聯盟《章程》和自律公約,規范從業行為,積極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薛一平表示,在推進高效節能裝備產業的工作中,聯盟要注重發揮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發揮集聚效應,促進高效節能裝備產業資源的合理配置。二是發揮平臺作用,積極探索節能技術推廣、節能裝備市場對接、節能合作與交流的新方法、新思路。三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政策建議,向相關主管部門反映企業訴求,為企業爭取節能技術產品優惠政策及專項扶持政策,推動高效節能裝備產業發展。
集聚各方資源 搭建產業交流平臺
中國高效節能裝備產業發展聯盟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的指導和支持下,由60余家中國境內從事節能裝備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維修服務、工程成套的企業,以及科研院所、檢測院所、節能服務公司、金融機構、用戶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聯盟宗旨是創新技術機制,壯大節能產業,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搭建交流平臺,促進資源共享,反饋行業訴求,服務企業發展。聯盟作為行業性組織,由相關單位和個人作為聯盟會員自愿參與活動,是一個依照聯盟章程和會員愿望,以提升工業裝備綠色發展水平、不斷加大推廣應用為目標的開放式、非盈利性的社會組織。
下一步,聯盟將推薦申報國家相關節能目錄和計劃項目,為企業爭取節能技術產品優惠政策及專項基金、綠色信貸等支持;推進技術服務,開展節能技術和產品科技評估或項目驗收,推薦申報行業或國家科技獎勵;促進市場對接,組織節能技術裝備行業會議、產品推廣會及交易會;建立信息平臺,促進聯盟企業間資源共享與合作;組織參與制修訂行業及國家能效標準,組織制定聯盟能效標準;研究行業發展方向,統計行業數據,提供資源信息,編制年度發展報告;依托聯盟建立節能技術裝備研發創新平臺,推動產業上下游合作;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組織國際性行業交流會、展覽會以及技術引進、項目合作等活動;搭建聯盟企業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梁,維護聯盟企業的利益及合法權益;承擔政府、聯盟企業委托的其他任務。
大會投票通過了聯盟理事長、副理事長、理事名單,提名了聯盟秘書長、副秘書長人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兵擔任聯盟理事長,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機械工業節能與資源利用中心主任侯睿擔任聯盟常務副理事長。聯盟設秘書處,掛靠在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會(機械工業節能與資源利用中心),負責聯盟日常主要工作的開展。
侯睿代表第一屆理事會介紹了聯盟工作的總體思路——在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特別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產學研用相結合,構建政府與企業的紐帶橋梁,不斷提升聯盟的服務水平,努力提高我國高效節能裝備產業發展水平。2017-2018年,聯盟將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信息平臺、促進市場對接;二是積極配合政府,爭取政府項目或扶持政策;三是完善標準、推動裝備能效標準制修訂;四是開展技術服務、促進成果轉化;五是研究行業發展動態、編制行業規劃;六是完善聯盟機構、提升服務能力;七是及時反映訴求、完善溝通協調機制;八是繼續發展聯盟成員、壯大聯盟力量。
聯盟理事長單位代表在大會上發言時指出,組建聯盟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效集聚各方的資源、匯聚眾人的智慧、統一分散的聲音、化解低價劣質惡性競爭,制定共贏的規則,使節能裝備產業能夠走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并就如何開展聯盟工作提出了幾點想法:一是準確定位、突出工作重點,要以行業利益、會員利益作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二是完善機構、壯大自身力量,會員企業要抱團發展,為共同促進節能裝備產業發展創造良好開端;三是加強自律、提高服務能力,按照制定的行規行約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積極發揮聯盟“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三大作用;四是精準獻策、搭建交流平臺,實現信息及時溝通與共享;五是做好后盾、維護成員權益,使成員團結在聯盟周圍,形成整體實力和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