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GDP實現7.4%的增長,平穩運行。我們行業企業采取積極辦法在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上下功夫,以適應全國經濟的發展,行業經濟...
2014年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GDP實現7.4%的增長,平穩運行。我們行業企業采取積極辦法在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上下功夫,以適應全國經濟的發展,行業經濟平穩運行,產量、效益等主要經濟指標適度增長。一、2014年行業發展的特點
(一)、總體運行平穩,主要產品增長不均衡(表一)
表一 2014年1-4季度112家企業基本情況匯總表

2、主要磨料產品同比增長幅度較大,2014年棕剛玉產量155萬噸左右,白剛玉25萬噸左右,綠碳化硅25萬噸左右,黑碳化硅65萬噸左右,棕剛玉同比增長11.63%,白剛玉同比下降26.45%,綠碳化硅回收砂用量減少,同比增長15.27%,黑碳化硅同比增長0.38%,;
3、磨具產量樹脂砂輪產量50萬噸左右,陶瓷砂輪產量30萬噸左右,磨具同比增長9.88%,其中樹脂砂輪小片的量增加,產量同比增長17.35%,陶瓷砂輪同比下降4.75%,橡膠砂輪同比下降8.42%,磨石同比下降2.81%。
(二)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62%,增幅同比下降了30.58個百分點,究其原因,從表上可以看出,管理費用同比增長4.05%,財務費用增加的幅度較大,同比增加了25.57%,其中主要是利息支出,整個財務費用39158萬元,而利息占36879萬元,占整個財務費用的94%以上,企業普遍反映貨款難要,三角債情況普遍,不少是用承兌結算,還有是商業承兌,可付電費、工人工資、購買原材料是要現金的,影響了資金運轉,增加利息支出,工資總額增加10.81%,一些工人工資達到4500-5000元/月,人工成本增加比較快。2、不少企業為回籠資金,處理庫存,產品低價出售,棕剛玉塊出廠價2800元/噸,粒度砂4200元/噸(采用不開票方式),白剛玉塊4100-4200元/噸,段砂4700-4800元/噸,粒度砂5100-5200元/噸;綠碳化硅98.5#塊6900-7000元/噸,粒度砂9100-9200元/噸,微粉JIS1200 17000-17500元/噸,JIS1500 17400-17900元/噸;黑碳化硅88%0-10mm 4650-4750元/噸,98#塊5500-5600元/噸,98#粒度砂6100-6200元/噸;磨具方面尤其是樹脂砂輪,去年小規格產品市場投放量增加的比較多,價格競爭也比較激烈,Φ105*1的小片0.60-0.70元/片,以上價格只是企業對外報價,實際合同價格比這可能還要低,價格的競爭直接影響到企業利潤的增長。3、一批規模企業,對企業改造升級,固定資產投資加大,增加了成本,攤薄了利潤,從統計資料顯示,參與統計的磨具企業利潤總額上升了10.69%,磨料企業利潤總額下降了3.26%。利潤增長幅度下滑。除以上原因外,對行業發展影響大的原因仍是產能過剩,一批規模企業已經成功的進行了產業轉型升級,產品升級。目前的轉型升級不是簡單的爐子變大,場地增加,而是質量變化,智能化、自動化廣泛使用,先進的工藝、技術的使用,貴州三山、山東魯信、廣東創匯、河南伊龍、伊川東風、鄭州宏基、揚州東方、珠海大象等企業都已步入良性運行軌道,白鴿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貴州達眾七砂、江西冠億等通過重組扭虧為盈,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在原來的基礎上又邁上了新臺階,產品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重慶博賽也在進行新的升級。但是一些小的企業思維還比較滯后,不想企業如何提升,仍然是改革初期的想法,稅務上漏一點、質量上差一點、價格上低一點,以此想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但事實是這些做法已經不入流了,一些企業不得不停產,最近機床總會常務理事會通過了《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反不正當競爭公約》目的就是號召行業同仁共同行動起來,反對不正當競爭,凈化市場環境,規范市場運行。為行業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局面,我們分會也向磨料磨具行業同仁發出了執行總會《公約》的倡議,理事會通過后向行業發布,企業要自覺執行,還要互相監督,對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向總會、分會舉報,對于這些行為不改正的,要予以打擊,在發展的主流上,減少這些枝枝杈杈,行業才能健康發展。我們產品質量現在不斷提高,如棕剛玉、碳化硅塊等已經和國外沒什么差別,磨具也在發展,價格不斷走低,主要是我們自己相互壓價造成的。我們希望企業之間相互交流、互相學習,以達到共同提高,但一定要在學習中消化先進經驗,不可生硬模仿,要尊重研發企業的知識產權,這也是開展深入交流的基礎。
(三)進出口貿易順差增大
1、出口貿易量增加,價格平穩(表二)

天然剛玉5.95萬噸,12,234千美元(12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39和7.71;
其他人造剛玉出口19.4萬噸,金額173,187千美元(1.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37和25.33(主要是白、黑、鋯、單晶剛玉等);
碳化硅31.98萬噸,354,351千美元(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54和12.26;
碳化硼2420噸,33,182千美元(33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7.57和24.25;
磨具21.78萬噸,583,738千美元(5.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15和41.52(從磨具出口價格看高質量的產品量在增加,除棕剛玉出口價格可基本持平外,其余產品均價都有上升)。
2、進口產品數量下降幅度較大,但均價同比上升(表三)

天然剛玉進口量同比上升3.08%,金額同比上升25.50%,均價同比上升19.57%;
其他人造剛玉進口量同比下降18.44%,金額同比下降4.79%,均價同比上升17.31%;
碳化硅進口量同比下降38.64%,金額同比下降6.1%,均價同比上升53.02%;
碳化硼進口量同比下降75.58%,金額同比下降42.07%,均價同比上升137.35%;
磨具進口量同比上升13.75%,金額同比上升54.48%,均價同比上升35.79%(表四-表十一)









從統計報表中反映,行業各主要產品產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但集中度提高,如棕剛玉2014年產量在155萬噸左右,只占產能的35%左右產量,主要集中在十幾家大企業。
磨具行業,陶瓷磨具產量前十五家企業占總量的45%以上,樹脂磨具產量前10位占總量的40%以上,前十名的企業占到了總量的45%以上,碳化硅十強企業占到了總量的60-70%以上,這對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一些小的企業逐步退出市場競爭,規范市場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五)新裝備、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熱潮正在興起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些企業把精力逐步轉向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行業內申請專利的越來越多,積極推出新產品,下午我們新裝備、新工藝、新技術的推介會上將有四家企業推出新產品,日照莒航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的“砂輪油石自動成型設備工藝新動態”,淄博華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新型砂輪加工設備的特點”,江蘇中科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動配料技術在磨料磨具行業的應用”,江蘇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九鼎高強砂輪網片性能闡述”,都有不少新意,還有不少企業有新的東西要發布,只是時間有限,以后我們會經常為大家提供機會,促進新工藝、新技術在行業內推廣,并推向市場。
二、相關行業運行情況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信息,2014年1-12月份汽車行業同比增長7.3%,有色金屬同比增長7.2%,造船同比下降13.9%,粗鋼8.23億噸,同比增長0.89%,生鐵7.12億噸,同比增長0.47%,增速同比回落6.65個百分點和5.77個百分點,水泥產量247619萬噸,同比增長1.8%,增速同比回落7.8個百分點,水泥制造行業利潤780億元,增長1.4%;平板玻璃產量79262萬重量箱,增長1.1%,回落10.1個百分點,平板玻璃行業利潤15億元,下降64.8%。
三、2015年行業走勢
1、2015年全國兩會把GDP增速定為7%,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從以上講到的相關行業經濟數據看出,相關行業的發展增速也在放緩,對我們行業產品需求量也會進一步下降,我們要準備過緊日子,不斷增強抗壓能力,實際我們來參會的企業應該說在應對市場變化中取得了成績,在疲軟的市場環境下能堅持住,能發展就是好樣的,國家也出臺不少好消息,為促使經濟發展,到目前為止央行已兩降準備金率和存款利率,對大家普遍關心的房地產產業,李總理在人大報告中講到:支持居民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是溫和的支持;國家發改委2月28日宣布,4月1日起我國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工業用氣將直接受益(用氣企業直接受益降低成本),高鐵城鐵加速建設等一系列有利措施,對我們行業的發展將有很大的提振作用。
2、出口貿易將進一步增長隨著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經濟逐步復蘇,出口量、額會穩步上升。商務部公布了今年2月我國對美國、歐盟出口增速都是高增長,對美國增長48.5%,對歐盟增長44.2%。從今年前兩個月出口貿易情況,磨料和磨具的訂單量在增加,出口貿易的活躍會對行業發展起到一定拉動作用。
3、企業轉型升級的速度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幅度會進一步加快,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首次明確了九大特征,就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方面強調了“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新特征”。市場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為我們下步企業轉型升級調整產品結構指出了方向,我們行業企業智能化生產已在逐步推進棕剛玉、碳化硅自動配料、自動加料、液化傾倒,制粒自動化等,磨具自動混配料,自動成型壓制等,但速度需要進一步加快,有的企業老總提出,企業不要做的最大,產品要做到最精。這種觀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所推崇。
4、環境治理力度會進一步加大。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人大會的報告中講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對環境治理發出了最強音,新《環保法》在今年1月1日已經實行,新上任的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兩會期間答記者問中說到“今年要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全面實施‘大氣十條’,強調一個好的法律不能成為‘紙老虎’,要讓它成為鋼牙利齒,并具有具體措施,環保部所屬事業單位的八個環評機構,今年率先全部從環保部脫離,其他地方的分批也要全部脫離,逾期不脫離的,一律取消環評資質。近期環保部已對存在各類問題的63家建設項目環評機構和22名環評工程師分別作出了取消資質,縮減評價范圍,限期整改,通報批評等相應處理。”今年6月5日“環境日”要推出微信舉報,我們的企業在清潔生產方面一定不能采取應付的辦法,有環保設施的一定要用,沒有的一定要上。這是法律底線,在這方面千萬不可任性。近期中央又出臺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并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貴州、青海、新疆等地區對我們行業企業的清潔生產已經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我們要加大力度,這是生存之道,否則就此一條,企業可能就會不復存在。
認清形勢,把握機遇,使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