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蘇丹陽素有“中國鋸片之鄉”之美譽,各類鋸片生產、經營企業有近百家。五金工具是這里的支柱產業,年產值近20億元,產量占全國鋸片產量的三分之一,產品出口占全國...
江蘇丹陽素有“中國鋸片之鄉”之美譽,各類鋸片生產、經營企業有近百家。五金工具是這里的支柱產業,年產值近20億元,產量占全國鋸片產量的三分之一,產品出口占全國鋸片出口總量的近50%。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但丹陽鋸片生產企業通過調整營銷方向,大力開拓俄羅斯、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并從單純追求數量向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方面轉變,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繼續保持了健康發展態勢。2012年,丹陽鋸片行業預計實現銷售超20億元,出口創匯2.5億美元。
長期以來,丹陽鋸片產品以中低檔為主,由于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產品價格上不去,市場競爭力不強。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謀發展,丹陽鋸片業經過深入調查研討,確立了以創新促發展、實施品牌效益的發展戰略。
調整產品結構,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首先進行產品結構調整,由生產中低檔產品逐步轉入生產中高檔產品,提高產品的定位,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其次進行人員結構調整,通過引進科技人才和培養創新人才,組建研發隊伍。第三更新生產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淘汰落后技術。
調整經營方式,堅持走內外結合之路。丹陽鋸片產品主要銷往國際市場,國內市場銷售較少。原先由于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經濟形勢較好,市場穩定,丹陽鋸片出口形勢良好。隨著國外市場蕭條,需求量減少,外貿訂單隨之下降。為此,鋸片企業進行經營方式調整,走內外結合的路子,在做好國外市場的同時,做好國內市場,堅持“兩條腿”走路。
調整產品升級,堅持走品牌經濟之路。丹陽鋸片的型號和種類較多,但真正品牌產品較少,市場競爭力不強,產品價格提不高,直接影響了企業效益。丹陽鋸片企業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大膽開拓新產品,積極創建各級品牌產品,由單純的做產品向做品牌轉移。
加強技術指導,提升產品競爭力。為使丹陽鋸片更多進入國際市場,江蘇鎮江檢驗檢疫局積極幫助鋸片生產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為企業提供檢驗檢疫法規咨詢,指導企業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提高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此同時,丹陽鋸片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走集約式發展之路。通過企業聯合與合作,組成松散型的協作聯盟,形成基地型的產業集群,實現產品的前后延伸,促進鋸片產品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