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12日,國家工信部網站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控制工業用電增速,堅決抑制高電耗產業過快增長,限制產能過剩行業的用電需求,充分發揮差別電價政策在淘汰落后產能中的作用。廣東省經濟與信息化...
5月12日,國家工信部網站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控制工業用電增速,堅決抑制高電耗產業過快增長,限制產能過剩行業的用電需求,充分發揮差別電價政策在淘汰落后產能中的作用。廣東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也表示,將重點安排高耗能及產能過剩的企業錯峰、避峰用電。
一些地方因為“電荒”拉閘限電,已經影響到工業正常運行。
工信部表示,今年3月,我國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3.8%,高于全社會用電量增幅0.4個百分點。我國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已超過70%,隨著夏季用電高峰期來臨,電力供應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工業用電面臨的矛盾更加突出。
工信部要求控制工業用電增速,堅決抑制高電耗產業過快增長,限制產能過剩行業的用電需求。把當前電力資源硬約束變為結構調整的動力,發揮差別電價政策在淘汰落后產能中的作用,促進電力資源向國家鼓勵類產業和企業配置;按照“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創造盡可能大的工業增加值產出”的原則,安排好供用電順序。
2010年年底,受“節能減排”政策的影響,重工業增速大幅減緩,2010年12月重工業增速為13.7%,僅比輕工業增速略高0.7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重工業增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反彈,3月份重工業增速為15.8%,比輕工業增速高了2.8個百分點。
從廣東省來看,今年一季度,重工業用電的增幅約為輕工業用電增幅的4倍。南都記者從廣東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省工業用電量604 .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4%,輕、重工業用電分別同比增長2.89%和12.5%.
一季度,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620.62億元,同比增長14%;在全球經濟恢復向好的拉動下,工業出口呈現較好的增長態勢,一季度實現工業出口交貨值6029.47億元,同比增長21 .4%,其中,珠三角增速較快,同比增長21.5%,增速超過全省平均增速0.1個百分點。
“在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高耗能行業能耗水平并未出現大幅反彈現象。”廣東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說。據介紹,1-2月,廣東全省萬噸以上重點耗能企業單位產值能耗下降5.25%,六大高耗能行業企業單位產值能耗下降4.87%,主要能耗指標走勢較好,預計一季度全省單位G DP能耗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
該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二季度廣東供電形勢將十分嚴峻,最大電力缺口約400萬千瓦,若迎峰度夏前深寶雙回線不能投運,供電缺口將擴大至650萬千瓦。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電力能源處處長吳育光表示,雖然用電緊張,居民用電必保,部分高科技、低耗能企業的正常生產不受影響。廣東將重點安排鋼鐵、水泥、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黃磷、鋅冶煉八大行業以及陶瓷、漂染等淘汰類、限制類的高耗能企業以及其他產能過剩的企業錯峰、避峰用電。
瑞銀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博客)認為,當前電荒的關鍵原因,是煤炭價格不斷上漲,出于對通脹的擔心,今年政府再次試圖壓低電煤合同價,并延緩了電價的調整。“價格干預措施毫無疑問造成了煤炭企業對合同的履約率下降;電廠在虧損情況下繼續發電的動力也隨之減弱,目前全國范圍內火電機組整體利用率仍然較低。”汪濤說。
廣東省電力節能與新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徐亮博士對南都記者分析,要解決解決“電荒”,一方面需要提高合同煤價格并允許電價上調,另一方面要改變電力供應主要依賴火電的現狀,當前核電產業發展規劃尚未明晰,應積極開發水電和風電。但對即將到來的季節性用電高峰而言,這兩種措施可能都遠水救不了近火。
“建議政府可應允許提高合同煤價格并為虧損的火電企業提供補貼;對高耗能行業限電、或關停一些小型的、落后的產能;上調火電企業嚴重虧損省份的上網電價;上調高耗能行業的用電價格。”汪濤說。她認為,如果下半年CPI通脹率明顯下降,那么煤價和電價調整的可能性將隨之上升。
來源:世界能源金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