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的四月,山清水碧,花木蔥蘢,一派生機勃勃。坐落于廣東韶關乳源自治縣工業園區的大明公司,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已成為一個集環保高起點、設備自動化、進入穩定增長期的新興企業。下旬,我們一行來到韶關大明,聽這位行業“老兵”深情地回憶公司的創業及發展歷程,闡述自己的經營理念,展望行業的美好景愿。
一朵“花”的誕生
胡總說,大明的前身是“漢溪機械設備廠”,當時主要生產簡單的紙箱機械。
我們進入涂附磨具行業是緣于一件非常偶然的小事情。1987年11月20日,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舉行。場館建設中大量采用了不銹鋼護攔,我的一個朋友與一家香港施工隊一起參與了館場不銹鋼護攔的安裝工程,甲方對護攔外觀的驗收非常嚴,直管駁接不允許看見焊接痕跡。有一天,參加施工的朋友對我說,人家香港施工隊采用了一種叫“盤型砂布輪”的打磨工具,每天可拋光完成護欄十多米,而他們靠手工打磨,一天還做不到兩米,他感到很無奈。
朋友提到的這個神秘的“盤型砂布輪”引起我的極大興趣,我們就對照樣品開始了新產品的試制工作。當時正值不銹鋼裝飾工程剛剛興起,我們預感到這種產品的市場需求潛力相當大,從而加大了研制的投入。在新產品的試用過程中,我們發現這種“盤型砂布輪”磨不到內邊角位,我們將它樹立起的頁片改為臥式排列,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由于新產品的形狀酷似一朵花,我們當時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花頁輪”。這也是從我們手里誕生的第一朵“花”,它應該是我們國家最早的“砂頁盤”產品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應用,效果不錯。于是我們從1988年開始轉營頁輪產品,算是正式涉足涂附磨具這個行業了。
當時每片花頁輪可以賣到六、七元,但是起初很多人不會使用,所以銷量并不大。為了推廣產品,我們的摩托車后面總有一個工具箱,滿裝著花頁輪及砂輪機,走街串巷的現場推廣。由于這個產品簡單好用、效率又高,很快就被市場認可。
市場有容量、花頁輪生產的技術簡單,門檻較低,自然引來百花爭春。當時僅珠三角地區大大小小的廠家達到上百家,單從我們工廠出去單干的就超過了10家。一花引來百花爭艷,“花頁輪”迅速在我國飛速發展,成為那個時期我國涂附磨具行業大發展的一朵絢麗的奇葩。胡總很淡定地說,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人與社會都在不斷進步的。
領先挺進制造領域
1995年,大明公司開始生產銷售全樹脂砂布。這在當時被很多人認為是投資巨大、技術難度很高的項目,但是大明公司確確實實把它造出來了,成為國內最早生產全樹脂砂布的民營企業之一。
“這真是一段難忘的歲月!”胡總說:其實從1989年1994年,我們一直是用白鴿全樹脂砂布來制作花頁輪的,是白鴿在廣東地區的大客戶。當我們得知白鴿要在廣州設立辦事處的時候,我們想,轉換行業門檻較低,只要拿出三幾萬元就可以辦一間小廠,預期市場競爭會很激烈。于是我們做出了上馬涂附磨具制造線的決定。1993年公司花了約30萬元建了一條長30m的制造試驗線,取得初步經驗后,于1994年興建了第一條寬1m、長約60m的制造線及寬1.6m的布處理線。1995年公司正式生產銷售全樹脂砂布,當時每月產量只有幾萬平米,僅夠供應附近的幾個大客戶,在廣東省外很少能見到大明的砂布。1999年,我們感覺這條生產線太短,產量上不去,質量亦不穩定,于是重新置地新建了一條寬1.4m、在國內算是比較標準的生產線。在幾名專家的悉心指導下,砂布的產量以及質量進入相對穩定時期。公司的創新水平也提升很快,2001年后陸續開發出了多個在當時屬于技術含量較高的新產品,在國內較早地應用了全樹脂布處理工藝及高溫煅燒磨料,生產出了如TX871砂布及DZY71鋯剛玉砂布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由于受場地小及設備短的限制,加上當時原材料太貴(如P級棕剛玉每噸才三千余元,而高溫煅燒磨料則每噸一萬三千元,足足翻了四倍),導致產品的性價比較低,未被市場廣泛接受。
回顧這段歷程,胡總感覺這里既有艱辛,同時也學到了不少涂附磨具知識。他說:公司一直非常重視技術骨干的培養,非常重視產品的技術創新,以誠待人,凝聚人才。由于有穩定的人才核心,技術創新儲備較為豐富,這些積累為后來產品的技術升級打下了較軋實的基礎。
好事多磨謀發展
2000年至2010年是國內涂附磨具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而一直走在行業發展前列的大明公司的發展速度卻明顯地慢了下來。
胡總說:“的確是!我不知道這是否叫好事多磨。”2003年后,因為公司品種多、場地小,加上番禺撤市改區后,廠區周圍高樓林立,地鐵、高鐵站近在咫尺并已開工建設,于是公司決定選址重新建設。但新征地付款后,當地政府卻遲遲交不了地,我們也辦不到證,很無奈地被逼拖后了整整三年,而不了了之,既浪費了錢財,更失去了寶貴的時間。在各兄弟單位都力爭上游、加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我們卻落后了,有技術發揮不出來,有市場產量卻跟不上,只能在原地踏步。
胡總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公司經營陷入全面被動。這次經歷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教訓:但凡重大事情,必須同時設立預案,這樣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前進中的新公司
2007年,大明公司于廣東韶關乳源新工業園區擇地78畝重新建設。
胡總說:我們深知,耽誤了幾年意味著落后了幾年,所以公司對廠區環境,特別是生產裝備定位均要求較高,如寬1650mm、全長430m的制造線實現了全電腦控制,生產廢氣建設收集焚燒處理系統等。公司在三年多的建設與調試過程中,歷經了兩次世界金融危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公司面臨著市場萎縮、競爭激烈、利潤低微等客觀現實,可謂舉步為艱,但公司領導精誠團結,上下一心,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去面對困難。在困難面前,公司不但沒有退縮,相反加快、加大了產品的創新步伐和力度。通過艱苦的努力,我們的KX873千頁輪專用布、KK871百頁輪專用布、KX975不銹鋼專用頁輪布、TX970不銹鋼專用砂帶布等全新產品已經陸續投放市場。 新產品緊貼市場需求,以“專注專用、高質高效”進行定位,在質量及性價比方面得到了用戶的廣泛好評。我們相信迎合市場、性價比優秀的產品一定受歡迎。
胡總說:令人高興的是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公司自行設計的生產廢氣收集回收節能減排項目獲得了涂附磨具協會2010年度技術進步二等獎,同時也獲得了廣東省韶關市發改委的獎勵。


公司發展思路與產品理念
談到公司今后的發展,胡總說:我國涂附磨具行業發展速度驚人,成績斐然。但由于近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用工成本劇增、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因素,競爭自然會相當激烈。企業為求生存無非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提升產品檔次,做精做強;二是將產品做大;三是以次充好,降價促銷。涂附磨具行業發展到今天,GXK51包打天下的“萬金油”狀態已經完全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產品專注專用、細分市場將是下一階段的主流;創新升級與綠色環保將是企業發展之道。
胡總說:我們大明公司的發展思路是:創新升級與綠色同行,做精做專與做強。我們的產品理念是:專注專用、高質高效,細分市場,滿足客戶需求。
祈盼行業健康發展
作為涂附具行業的資深人士,一位從未停止過戰斗的老兵,胡伽明董事長對我們行業有著深刻地了解,也充滿了熱切的希望。他說:我國涂附磨具歷經高速發展之后,就目前而言,存在很多問題,亦可謂亂象叢生。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中國制造”將如何與國際接軌?再不下大氣力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涂附磨具行業可能遭受重創。可喜的是這一屆協會的領導、專家已經為此做了大量工作,為行業的發展做了很多貢獻。
胡總說改革的速度還要加快,比如粒度之亂,有些產品標的80#,實際已相當于國標的60#還粗。能否以協會的名義設定一個過渡期,制作一本會員廠家粒度與國標粒度對照表,公開給用戶參照使用,定出措施逐步扭轉此亂象。
胡總建議協會與相關行業協會,如:五金制品協會、家具協會等建立緊密互動機制,加強行業技術交流,這樣對產品的研發及正確使用會有很大的幫助,對于涂附磨具及相關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共同發展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