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拋光分“硬亮”和“膠亮”。“硬亮”亮度高,發(fā)強閃光;“膠亮”的光亮度較低,發(fā)弱閃光。從工藝上看,“膠亮”比“硬亮”少一道工序,只有在制作仿古玉器時采用。
1.拋光是對玉器進行最后的完善工作,行話稱之為光亮、光活,拋光的程序包括磨細、罩亮、清洗、過蠟、擦拭幾個步驟,經過這幾道工序之后,玉器的表面被磨細,變得光滑細膩,色澤明亮。
2.磨細:又稱去糙,指用拋光工具將玉器表面粗糙的地方打磨細膩平整,這是拋光前的準備工作。但磨細時不能破壞玉器的造型和紋飾。
3.罩亮:是指用拋光粉和砣子在玉器表面慢速摩擦,使器表光亮。拋光粉一般用紅粉子、綠粉子。工序為先用適量的水和油汁調好,涂在毛氈、皮革、棉布等制成的砣輪上,慢速摩擦,直到將玉器表面磨得光滑。
4.清洗:是指用溶液把玉器上的污垢清洗干凈。
5.過蠟:是指將石蠟擦在烤熱的玉器上,冷卻后用布反復擦拭,以增加玉器表面的光亮度和光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