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日,記者從通城縣經濟開發區獲悉,該縣又成功引進了三贏興電子、川流發電機等高新科技項目,而這是該縣全面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轉變發展方式的又一成功典范。據統計,僅今年一季...
4月1日,記者從通城縣經濟開發區獲悉,該縣又成功引進了三贏興電子、川流發電機等高新科技項目,而這是該縣全面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轉變發展方式的又一成功典范。 據統計,僅今年一季度,該縣開工建設項目達121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1%,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26%。
通城縣進一步壯大現有的涂附磨具、電子信息、云母制品、中藥制藥等四大支柱產業,致力發展建龍礦業、海瑞川流發電機等新興產業,努力推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全縣擁有涂附磨具企業11家,產品占國內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76%以上,成為亞洲最大的涂附磨具生產基地;擁有云母制品企業5家,出口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一躍成全國最大的云母制品生產基地;擁有中藥制藥企業4家,是全省最大的中藥制藥生產基地,藥品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各地;擁有電子信息基礎材料生產企業12家,是湖北省及華中地區較為集中的電子信息基礎材料生產基地。去年,四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占全縣規模企業 73.5%。
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通城縣委、縣政府鼓勵、支持企業開展技術中心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認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爭取省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專項資金。目前,福人藥業、平安電工等企業已建立了博士后人才培養基地,玉立砂帶公司被評為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去年,全縣成功申報專利 59項,其中有1項獲國家科技創新三等獎,并被評為“全國科技創新先進縣”,實現了技術人才與企業自主創新的完美對接。
該縣還在招商引資中注重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引進項目的質量,嚴格執行國家的產業政策,切實做到淘汰項目不上、污染大的項目不上,所有引進的項目全部通過環保評審后方可開工建設。去年至今,新引進工業項目30個。同時,加快淘汰落后企業產能,現已關閉水泥企業、小造紙廠、小煉釩廠16家。全面展開污水治理工作,對紅星紙業等污水排放不達標企業進行了專項治理,確保達到排放標準。積極推廣節能工程和技改項目,玉立集團投資3000萬元,引進循環硫化床鍋爐和除塵、水循環及余熱利用設備,對原有六臺鍋爐拆除,進行集中供熱式改造,年可節約標準煤12000噸,減排二氧化硫250噸。
來源:咸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