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度世界500強企業7月揭榜,中國鋁業公司首次榮登金榜。這“功勛章”也有平果鋁的汗水。2002年4月以平果鋁主業資產建立的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簡稱平果鋁),20...
2008年度世界500強企業7月揭榜,中國鋁業公司首次榮登金榜。這“功勛章”也有平果鋁的汗水。 2002年4月以平果鋁主業資產建立的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簡稱平果鋁),2003年開始探索導入六西格瑪的標準量化管理,真是業績不凡:
平果鋁有關電解鋁生產線標準量化管理手冊,去年通過驗收,為中鋁整合企業,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平果鋁也成了中鋁最早向世界輸出技術的企業。
平果鋁人均創利已從7萬元上升到30多萬元,增長了3倍多,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先進集體獎,5次連獲全國有關質量效益和卓越績效先進企業稱號。
今年6月底,平果鋁氧化鋁三期工程又創中鋁公司工程建設與生產組織“無縫交接”新紀錄;創造了不增一廠一班一組,氧化鋁產能提高一倍,邁上了年產180萬噸的新業績。中鋁公司高度肯定他們,“為中鋁總承包建設模式提供了可貴的經驗”,“走出了一條改革現有勞動生產組織的新路。”
像世界一流企業一樣定標準
“把企業當作企業來管,把企業管得像個企業。”7月17日,記者走進平果鋁總經理瞿向東的辦公室,就被墻上的條幅吸引住了。
“像什么樣的企業?”
“像世界一流企業。”瞿向東鄭重地補充說,“這是我們的使命。”
平果鋁是世紀偉人鄧小平一錘定音搞起來的。他果斷拍板:“廣西平果鋁要搞!”
當時,全國已不乏鋁廠,但缺乏有國際競爭力的鋁廠。平果鋁人懂得,“廣西平果鋁要搞”絕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復布點,要搞成世界一流的鋁企業,造福紅土地上的各族人民。
2001年4月14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邦國考察平果鋁,就鼓勵平果鋁跟國際先進比。
吳邦國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這么大的經濟規模,沒有一點支撐的東西,那我們的經濟是不可靠的。在有色金屬行業里,平果鋁是很骨干的企業,要樹立跟國際先進比的目標。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貢獻,而且關系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不做得下去,公有制跟市場經濟能不能結合,你是不是非走私有化道路不可的問題。這是鄧小平理論的實踐啊!這是講政治啊!
瞿向東解釋說,“我題寫的條幅就是想不辱使命,把企業按世界一流的要求去管,把企業管得像世界一流企業,能拿到國外去拼一拼。”
“如何才能管得像世界一流企業?”
“關鍵在于把企業由一個‘龐大的企業堆積物’改變成為‘靈活的巨人’。” 瞿向東興致勃勃地接著說,“標準量化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徑。”
麥當勞、肯德基為何能遍布世界?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制作的所有環節都嚴格遵循統一標準以保證食品質量:一個漢堡包、一杯薯條放多少調味料,下鍋多少時間,成品保存時間多少,以及客人點餐和收款送餐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有量化的標準,并且都是惟一的要求。其目的只有一個:高效。
瞿向東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缺少的就是這樣嚴謹的標準作業流程,對許多工作往往只有要求,沒有標準。特別是在國有企業,個個都是‘主人翁’,沒有個標準,人就難管事就難辦。”
平果鋁在國內曾第一個做到了兩年內氧化鋁達產、電解鋁達標,成為中鋁行業的標桿;并在國內率先攻下了320千安電解槽這一“巨無霸”技術!震驚了國內外同行……這對推行標準化無疑有了良好的基礎,而真要推行導入六西格瑪的標準量化管理,難度確不一般。要知道,六西格瑪要求在100萬個機會中只能有3.4個出錯的機會,即合格率要達99.99966%!
然而,瞿總和他的同事們真有點壯士斷腕的氣派,再難也要踏浪行。他們說,國際上不是流行著“三流企業出產品,二流企業出技術,一流企業出標準”的說法嗎?要打造一流企業就必須出標準!
領導親自抓標準創品牌
平果鋁2003年開始探索推行標準量化管理,并速見成就。中鋁公司總經理肖亞慶等領導格外贊賞。因為已有50多家成員企業的中鋁,都在亟待標準化統一管理,才能更好地發展,以至于向國際延伸和拓展。于是,平果鋁標準量化管理的探索,2005年8月被選定為中鋁試點。
利用六西格瑪方法、工具、對生產線所有物的狀態和人的操作行為進行系統地梳理、整合、優化,對整個生產過程當中生產、技術、安全、設備、質量等,都作嚴格的規定,使之可變動的范圍很窄,達到做事不僅有要求,而且有標準,并通過優化標準,持續改進,完成從隨意性到惟一性的過渡。其工作量之大,技術要求之高確難想象。
“要推行標準量化,領導重視非常重要。”瞿向東感慨道,“領導重視不是一句話,也不是給一點錢,而是要真抓實干,要明白、要參與、要指導,然后才是支持。”
開始時,平果鋁不少干部對標準量化簡直是一頭霧水,瞿向東通過各種會議,反復講解和宣傳。
為了推進試點,瞿向東主持成立了企業管理研究會,編印管理文集。在第一集中,他就撰寫了序言和有關標準量化管理的3篇重頭文章。他提出了標準量化的三橫三豎“田”字法:管事、管錢、管人和預測、預防、預案,要求“算得準,管得住”。電解鋁廠廠長唐騫說,瞿總的文章為我們提供了一盞指路明燈。
電解鋁廠為了搞好試點要培養11個素質高的骨干,瞿向東全力支持,并反復叮囑,要選素質高的。
瞿總真抓實干,平果鋁其他領導、各部門經理、各分廠廠長也動起真格。其中有20多位領導干部積極建言獻策,寫出了一篇篇實用的論文。
就這樣,經過一年多奮斗,洋洋灑灑600多頁,幾十萬字的《中鋁股份廣西分公司電解鋁生產線標準量化管理手冊》,已于去年10月以802.5分的高分通過了中鋁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從此,中國電解鋁廠應該怎么管,終于有了統一的模式,有了“中國鋁行業的六西格瑪”。
出了標準,創了模式,平果鋁競爭力大增。在平果鋁發源的中國320KA鋁電解槽技術輸出印度,上了年產電解鋁24.8萬噸的第一個項目后,印方又要上第二個項目,產能50萬噸。
出了標準,創了模式,平果鋁電解鋁廠運用“三度尋優”控制技術,對160KA系列及320KA系列電解槽技術條件的管理規范進行了更合理、更科學的調整,2008年將帶來效益2900多萬元,成了國內鋁電解生產控制技術標準化、信息化的一次革命性跨越,使中國的預焙鋁電解槽計算機控制技術達到了世界水平。到現場考察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贊嘆說:這是中鋁廣西分公司(繼桂西北鋁土礦應用開發和320千安鋁電解槽技術之后)為中國鋁工業作出的第三大貢獻。
出標準也促進了出技術。平果鋁已完成了106項科技項目,其中有5項達國際領先水平,有6項達國際先進水平,僅2005年至2007年就成功申請專利38項,“拜爾法赤泥基質改良技術”發明專利獲得第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還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4項,成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走向現代化的領航之星。
平果鋁采用拜耳法生產工藝處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堆積型鋁土礦,創出了世界先例,其氧化鋁生產運轉率、溶出率、分解產出率、總回收率國內領先,優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噸氧化鋁能耗國內平均為990公斤標準煤,國外平均為450公斤標準煤,而平果鋁只用430公斤標準煤。
變革組織適應標準創佳績
有些單位應用了電腦微機,比手工不知要快多少倍,然而,這些單位的勞動生產率卻難以提高。這是為什么?
“科技進步和管理進步是推進企業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兩個輪子,企業的科技進步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求改變勞動組織來適應。” 瞿向東一語道破。
道理很簡單,一個文秘人員原來一天處理1萬字,后用電腦不到2小時就完成了,如果勞動組織濤聲依舊,這個人一天就相當于被淡化閑置6個多小時,電腦提升的效益無形中就被吃掉了。
“我們的企業競爭力差,原因就在這里。有的企業與國外的企業比技術指標還可以,而遺憾的是‘廟多和尚多’,一比勞動生產率就敗下來了。”瞿向東感慨萬千地說:“勞動生產率直接決定著競爭力呀!先別說國外競爭,國內有些民營氧化鋁廠,年產七八十萬噸氧化鋁,也就300多人,人均銷售收入是我們的七八倍,我們怎么能競爭?所以,出了技術,出了標準,管理也要跟上,必須改變勞動組織來適應,否則科技進步的效果就被落后的生產組織形式吃掉了。相反,先進的生產組織形式,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進步的效益,而且可以促進科技的更加進步,形成企業科技和管理良性互動的局面。
為此,平果鋁去年吹響了推行“扁平化”組織結構的“進行曲”。
“扁”是指減少管理環節。去年10月,平果鋁電解鋁廠去掉了工區層。今年上半年,結合企業重組合并改革,平果鋁果斷開展部門、車間、科室撤并重組,減少二級單位(部門)10個,車間(科室)64個,減少班組近37個。
“平”是指增加管理跨度。過去有一種理論,說一個人最佳的管理人數是7個人。也許是這一緣故,平果鋁原來的班組設置太小,數量太多,多達414個。其中,10人以下的班組占68%,20人以下占92%,31人以上只占5%。而通過標準量化管理變革及有關工具的革命,一個人的管理能量已大大提高。于是,從去年10月到12月,平果鋁推行大班組設置,取消10人以下的班組,大量組建30人以上的班組,班組數減少了44.93%,班組長減少了200多人。
按常規,上了氧化鋁三期工程后,平果鋁要成立三個礦山部(二級單位),但他們只設一部三點(即一個礦山部三個采礦點)和兩個車間級工區(即生產工區和檢修工區),減少了管理環節,增加了管理跨度和范圍,提高了執行力,使人力和采礦裝備資源都得到最優化的配置,保證了氧化鋁生產“吃飽吃好”。
就這樣,平果鋁三期工程通過推進大班組建設,取得了氧化鋁產量翻一番,不但沒有增加廠(礦)和車間,甚至一個班組都沒有增加的成績,創造了中鋁企業新建項目勞動組織設置的新經驗。
不少單位建設的職工住宅樓,交了鑰匙沒有三五個月裝修還搬不進去。然而,平果鋁年產88萬噸的氧化鋁三期工程建設,采用國際通行的EPC總承包建設,即“交鑰匙”新模式,卻創造了中鋁工程建設與生產組織“無縫交接”的新紀錄。即一交鑰匙就投產,一投產就達產達標,使三期兩條生產線分別提前1個月和2個月投料生產,截至7月底已多產氧化鋁11萬噸,增加收入3億多元。
瞿向東告訴記者,這一奇跡就得益于標準量化管理在三期工作中的應用,以及平果鋁“早介入、深度介入”的正確策略。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批示:平果氧化鋁三期工程能提前建成投產是中鋁廣西分公司科學安排、強化管理的結果。
2002年以來,平果鋁在承擔繁重的氧化鋁二、三期建設和印度援外任務的情況下,人均勞動生產率從40萬元上升到100萬元;總資產收益率從5.13%上升到19.17%;人均創利從7萬元上升到30多萬元,增長了3倍多,成為中鋁同類企業中勞動生產率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的單位。為此,平果鋁繼2004年度獲評為廣西強優企業之后,又連續三年被授予“廣西十佳企業”稱號。
今天的平果鋁,不僅擁有中國一流的氧化鋁和電解鋁生產技術,而且創出了標準,促進了發展,一躍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氧化鋁生產基地,成為國內乃至國際的鋁業勁旅。
來源:中國礦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