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馬鋼自主開發CSP爐輥耐火材料國產化研究,日前獲得成功。這項技術的運用,標志著馬鋼CSP爐輥逐步實現國產化,對進一步增強馬鋼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有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往...
馬鋼自主開發CSP爐輥耐火材料國產化研究,日前獲得成功。這項技術的運用,標志著馬鋼CSP爐輥逐步實現國產化,對進一步增強馬鋼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有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以往,馬鋼CSP爐輥全部依賴進口,存在交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2004年,公司下達了CSP爐輥耐火澆注料國產化研究課題,技術中心和一鋼軋總廠共同承擔了該項目研究。課題組經過大量的細致調研工作,逐步掌握了該技術的內涵。在對進口爐輥進行理化和巖相方面的解剖分析后發現,進口的爐輥材料同樣存在著缺陷。為了實現在技術上的超越,課題組又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對新材料進行實驗研究。經過半年多的協同攻關,實驗室研究工作順利完成,并在技術上獲得了突破。經測定,馬鋼研制的CSP爐輥專用耐火材料的主要使用性能超過了進口爐輥材料。 在科研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課題組共制作了22根實驗爐輥,已有6根在CSP輥底爐上試用。到目前為止,首批爐輥使用壽命已達16個月,遠遠超過整體進口爐輥12個月的合同使用壽命。目前,首批爐輥運行狀態仍然良好,完全杜絕了進口爐輥的開裂等問題。 第二批4根實驗爐輥已于2005年4月20日投入運行,到目前已運行了近一年。從運行的參數看,實驗爐輥絲毫不遜色于整體進口爐輥,而馬鋼的每根爐輥成本還不到進口的一半。按馬鋼兩條輥底爐每年耗用450根爐輥計算,光這一項,每年可為公司節約費用達20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