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相對咄咄逼人的期銅市場而明顯偏弱的國內期鋁市場,昨日(19日),在一則關于電解鋁出口關稅可能大幅提高的傳言影響下,終結了兩天來的小幅反彈行情,且人氣低迷之極。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
相對咄咄逼人的期銅市場而明顯偏弱的國內期鋁市場,昨日(19日),在一則關于電解鋁出口關稅可能大幅提高的傳言影響下,終結了兩天來的小幅反彈行情,且人氣低迷之極。 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期鋁各月合約昨日總成交量6000余手,而下滑的總持倉量已持續兩日低于4萬手,為2002年基本金屬行情啟動以來的歷史低點。
當2月底中國海關總署公布1月份有關鋁進出口數據時,已因1月份中國114930噸的鋁(未鍛造的鋁和鋁合金)出口同比出乎意料地大增39.6%,導致市場揣測堅持調控高耗能電解鋁行業的國家有關部門可能將出口關稅提高。
而上周三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第一季度鋁出口同比增長8.3%,達220431噸的數據,再度在市場引起對國家有關部門將提高電解鋁出口關稅的預期。且中國海關總署同期公布的電解鋁原料氧化鋁第一季度進口數據同比猛增45.1%,達174萬噸,及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第一季度有色金屬產量數據顯示,保持高速增長的國內鋁產量第一季度同比增加14.3%,達166萬噸。顯然,這些與兩年來國家調控電解鋁行業決心并不太協調的數據更加劇了市場對國家調整電解鋁出口關稅政策的擔憂。
不過,國內權威的有色金屬研究機構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公司副總經理董春明在綜合各種因素后,已向日前咨詢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國家發改委建議電解鋁出口關稅政策調整應緩行。他認為,國內第一季度電解鋁產量和出口量在今年元旦起國家取消電解鋁出口退稅且增收5%出口關稅后,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有其特殊原因。
董春明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去年5月以來受強勢國際銅價帶動的影響,國際鋁價相對于疲軟的國內鋁價一直偏高,在今年春節過后表現尤其明顯,導致國內電解鋁生產商的生產熱情和出口商的出口積極性高漲。國內電解鋁出口合同多為長期訂單必須執行,且占電解鋁出口總量80%以上的國內進料加工貿易商更必須維持出口以核銷氧化鋁進口額度,故短期內電解鋁產量和出口量高速增長并不奇怪。
董春明亦強調,自去年5月國家堅決調控電解鋁、鋼材和水泥行業以來,電解鋁高速擴張的勢頭已得到初步控制,但今年第一季度電解鋁行業出乎意外地反彈已引起國家有關決策部門的重視,因此調整有關電解鋁出口關稅的政策很有必要,不過其調整時機和調整幅度尚待第二季度電解鋁生產、出口和國際市場行情的具體變化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