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磨料磨具進出口公司、原第一砂輪廠(蘇家屯砂輪廠)、第二砂輪廠元老之一、中共黨員、離休干部汪恩喜同志因心臟病突發,經醫治無效,不幸于2010年6月27日凌晨1時20分病逝,享年81歲。
中共中國磨料磨具進出口公司委員會、中國磨料磨具進出口公司于2010年6月29日上午在鄭州市殯儀館舉行了向汪恩喜遺體告別儀式。
汪恩喜,男,1929年8月19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1942年在日本侵占我國東北時期在蘇家屯砂輪廠當學徒。
1948年11月東北解放,東北人民政府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沈陽蘇家屯砂輪廠。汪恩喜同志回廠參加革命工作。因他掌握了日本人的砂輪配方及制造工藝,為沈陽蘇家屯砂輪的恢復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先后被晉升為見習技術員、技術員、技術組長。
1955年7月汪恩喜同志調鄭州第二砂輪廠工作。被派往德國實習一年,曾先后任三車間主任、副總工程師、二砂援外辦公室主任、廠辦公室主任等職。
1979年10月,汪恩喜同志調中國磨料磨具工業公司工作,參加中國磨料磨具工業公司的籌建工作,與叢惠滋、孟慶輝及中磨公司的一批元老們,克服了各種艱難困苦,完成了中國磨料磨具工業公司的建設工作。
1980年5月,汪恩喜同志被任命為中國磨料磨具工業公司生產經營部主任。按照第一機械工業部的指示精神,統一規劃對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砂輪廠、廣州砂輪廠、上海砂輪廠的產品生產、原材料供應、產品銷售、市場協調工作,當時公司與各磨料磨具廠的關系融洽,步調一致,成效顯著、業績突出,為公司的經營管理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0年12月,離職休養。離休后還在磨料磨具協會擔任副秘書長,為政府和企業間駕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深受工廠的好評。
汪恩喜在沈陽第一砂輪廠和鄭州第二砂輪廠工作期間,他組織并參加了新型砂輪的研制工作,如:1、用廢料再造砂試制砂輪,解決了磨料不足的問題;2、用細磨料試制油石,試制成功測溫用的三角錐;3、用碳化硅試制成功硬質合金砂輪并批量生產,解決了硬質合金的磨削問題;4、用漆片作結合劑試制成功磨軸承溝道砂輪,并批量生產;5、用雙氧水試驗制造大氣孔砂輪,解決了磨削過程中工件燒傷問題;6、用菱苦土結合劑,試制成菱苦土砂輪并大批量生產。其砂輪配方及制造工藝曾在全國推廣,為我國磨料磨具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