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平羅縣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工業領域資源節約與綠色發展,不斷優化工業結構,推動產業向結構改造、智能改造、綠色改造、技術改造方向發展,在“雙循環”的新軌道上育新機、開新局,著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平羅縣實施結構改造,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實施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加大對電石、鐵合金等過剩產能淘汰力度,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降低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依賴和消耗。截至目前,全縣處置“僵尸企業”29家,清理盤活閑置土地300余畝,473家“散亂污”企業實現動態清零,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23.2萬噸。平羅縣積極實施綠色改造。聚焦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高效化原則,在特色冶金、精細化工、碳基材料等行業推行綠色化改造,加快實施格瑞特年產12000萬塊新型環保建筑材料等5個固廢利用項目,建成首朗吉元全球“首套臺”燃料乙醇項目,投產后年可利用硅錳礦熱爐尾氣3億立方米,實現重點行業廢水、廢氣、廢渣和余熱余壓循環再利用,年內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2家,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30%以上。加大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推廣力度,落實“揭榜掛帥”制度,陽光焦爐升級改造等56個技改項目建成投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對標全覆蓋,傳統優勢產業模塊化、自動化、綠色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支持企業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以貝利特網絡平臺、智慧晟晏等6家互聯網平臺項目為引領,扎實推進福泰硅業自動化包裝生產線、大地循環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等12個兩化融合項目建設進度,全面提升企業自動化水平。積極申報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西糧糧油、濱河新材料等企業11臺機器人、機器臂開工建設。濱河碳化硅、豐華生物等2家企業榮獲自治區級互聯網應用平臺稱號,全縣智能化改造投資增長率達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