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95.1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比6月份加快8.1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月同比增長,增速逐月加快。
“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工業經濟運行狀況持續向好,企業利潤延續快速恢復性增長態勢,7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繼續加快。”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說。
從行業來看,7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2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數量比上月增加9個;有24個行業利潤增速比6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負轉正),數量比上月增加9個,反映出利潤改善的節奏較6月份加快。
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利潤改善尤其亮眼。具體來看,7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44.3%,增速比6月份加快30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6.5%,增速比6月份加快27.5個百分點。兩者合計拉動整體工業利潤增長19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7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的增長幾乎都來自這兩大行業。
其中,汽車、電子等重點行業拉動作用尤為突出。朱虹表示,汽車行業受益于銷售回暖和投資收益增加,利潤增速由6月份的16.9%大幅上升至125.5%;升級類電子產品需求上升推動電子行業利潤增長38.6%,增速比6月份加快27.6個百分點。
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行業景氣恢復快,在此前公布的工業品產量數據中早有體現。7月份,大型拖拉機、冷柜、發動機、發電設備、家用洗衣機、中型拖拉機、新能源汽車、彩電等與基建、科技和消費相關的工業品生產增速均居前列。
盡管工業企業利潤單月增速連續正增長,但累計增速仍為負。1至7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下降8.1%,降幅比1至6月份進一步收窄4.7個百分點。
朱虹強調,上游采礦業和原材料行業累計利潤降幅仍然較大,應收賬款增速較6月有所上升導致企業現金流壓力較大,加上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未來利潤增長仍有一定不確定性。
朱虹認為,下階段應全力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加快釋放需求潛力,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推進工業經濟效益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