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的最突出事件,機床工具行業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1-2月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滑,在疫情防控迅速取得戰略性成果,企業生產經營陸續恢復的背景下,3月后主要經濟指標逐月轉好,5、6月回穩向好的趨勢趨于明朗。
截至2020年6月,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下稱“規上企業”)共5613家,比2019年12月減少97家。這5613家企業在八個分行業的分布是:金屬切削機床813家(占14.5%),比2019年12月減少3家;金屬成形機床532家(占9.5%),比2019年12月減少18家;工量具及量儀731家(占13.0%),比2019年12月增加16家;磨料磨具1948家(占34.7%),比2019年12月增加1家;機床功能部件及附件357家(占6.3%),比2019年12月減少25家;鑄造機械470家(占8.4%),比2019年12月減少51家;木竹材加工機械127家(占2.3%),比2019年12月減少21家;其它金屬加工機械635家(占11.3%),比2019年12月增加4家。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營業收入
根據國統局規上企業統計數據,機床工具行業2020年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2946.6億元,同比降低7.6%,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幅(5.2%)大2.4個百分點。今年1-2月、1-3月、1-4月和1-5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分別為-25.4%、-20.8%、-12.9%和-9.4%,降幅逐月明顯收窄;從各月當月完成營業收入情況看, 3月、4月、5月、6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分別為-19.0%、-5.6%、2.5%、-1.1%,月度同比的向好變化更加明顯。
分行業看,金屬切削機床行業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442.5億元,同比降低9.3%,降幅較今年1-3月同比降幅(-33.3%)收窄24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行業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275.8億元,同比降低11.7%,降幅較今年1-3月同比降幅(-30.2%)收窄18.5個百分點;工量具及量儀行業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375.3億元,同比降低12.6%,降幅較今年1-3月同比降幅(-21.4%)收窄8.8個百分點;磨料磨具行業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067.8億元,同比降低4.2%,降幅較今年1-3月同比降幅(-9.4%)收窄5.2個百分點。數據顯示,雖然以上各分行業今年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仍同比降低,但同比降幅比今年1-3月均有大幅收窄,生產經營穩步恢復。
2020年1-6月機床工具行業營業收入完成及同比變動情況詳見圖1。
圖1 機床工具行業營業收入完成及同比變動情況(國統局)
圖2為2020年1-6月份營業收入同比變化與2019年及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變化的對比。由圖可見,2018年全年保持了同比增長,2019年除1-3月、1-4月為同比增長之外,其余各月均為累計同比降低。2020年1-6月營業收入同比變化曲線雖仍處于下行區間,但降幅逐月明顯收窄。
圖2 機床工具行業營業收入增速同比變化(國統局)
圖注:2018年前國統局采用“主營業務收入”指標,2019年后變更為“營業收入”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重點聯系企業2020年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11.5%,降幅較今年1-3月(-29.9%)收窄18.4個百分點。
今年1-2月、1-3月、1-4月和1-5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分別為-29.5%、-29.9%、-21.1%和-16.1%,降幅逐月明顯收窄;從各月當月完成營業收入情況看,3月、4月、5月、6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分別為-30.3%、4.1%、2.9%、9.8%,月度同比的向好變化更加明顯。其中,4月后連續三個月當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已經明顯增長。
分行業看,金屬切削機床行業1-6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6.2%,降幅較今年1-3月(-32.4%)收窄26.2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21.6%,降幅較今年1-3月(-36.9%)收窄15.3個百分點;工量具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12.8%,降幅較今年1-3月(-29.8%)收窄17個百分點;磨料磨具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16.4%,降幅較今年1-3月(-23.5%)收窄7.1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協會重點聯系企業與國統局數據展現出的營業收入同比降幅逐月收窄趨勢完全一致。
2. 利潤總額
根據國統局規上企業統計數據,機床工具行業2020年1-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8.3億元,同比降低2.5%,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幅(12.8%)小10.3個百分點。今年1-2月、1-3月、1-4月和1-5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分別為-42.7%、-31.3%,-12.4%、-6.3%。由此可見,今年以來累計實現利潤總額的同比降幅在逐月明顯收窄。
分行業看,金屬切削機床行業1-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4.3億元,同比增長52.4%,今年1-3月為虧損0.7億元;金屬成形機床行業1-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1.7億元,同比降低16.7%,降幅較今年1-3月(-71.9%)收窄55.2個百分點;工量具及量儀行業1-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1.5億元,同比降低3.0%,降幅較今年1-3月(-16.2%)收窄13.2個百分點;磨料磨具行業1-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51.6億元,同比降低8.1%,今年1-3月為同比增長1.5%。數據顯示,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工量具及量儀行業今年1-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情況,均較今年1-3月都有明顯改善。
2020年1-6月機床工具行業實現利潤總額及同比增長情況詳見圖3。
圖3 機床工具行業利潤總額實現及同比變動情況(國統局)
圖4為2020年1-6月份機床工具行業利潤總額同比變化與2019、2018兩年利潤總額同比變化的對比。由圖可見,2018年全年各月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始終保持增長,2019年各月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均為降低。2020年以來各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仍同比降低,但降幅在逐月明顯收窄。
圖4 機床工具行業利潤總額增速同比變化(國統局)
協會重點聯系企業2020年1-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31.7%,降幅較今年1-3月(-96.6%)收窄64.9個百分點。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盈利0.1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0.3億元,今年一季度為虧損3.37億元;金屬成形機床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55.8%,降幅較今年1-3月(-81.3%)收窄25.5個百分點;工量具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0%,增幅較今年1-3月(0.1%)擴大18.9個百分點;磨料磨具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45.2%,降幅較今年1-3月(-25.6%)擴大19.6個百分點。
協會重點聯系企業和國統局的利潤總額同比變動趨勢總體上相同,金屬切削機床行業今年首次實現盈利。但磨料磨具行業利潤總額降幅有所擴大。
3. 虧損企業比例
根據國統局規上企業統計數據,2020年1-6月機床工具行業虧損企業1350家,虧損面為24.1%,比今年1-3月(34.8%)收窄10.7個百分點。其中,金屬成形機床行業虧損面最大,為32.3%,比今年1-3月(41.8%)收窄9.5個百分點;金屬切削機床行業虧損面為31.0%,比今年1-3月(49.9%)收窄18.9個百分點;工量具及量儀行業虧損面為18.3%,比今年1-3月(30.9%)收窄12.6個百分點;磨料磨具行業虧損面為22.4%,比今年1-3月(28.0%)收窄5.6個百分點。以上各分行業虧損面均比今年1-3月明顯收窄,但值得注意的是,金屬成形機床虧損面居第一位,是近年來未出現過的現象。
2020年1-6月,協會重點聯系企業中虧損企業占比為34.4%,較今年1-3月虧損面(41.4%)收窄7個百分點。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虧損面為39.8%,較今年1-3月虧損面(50.0%)收窄10.2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行業虧損面為37.0%,較今年1-3月虧損面(30.8%)擴大6.2個百分點;工量具行業虧損面為25.0%,較今年1-3月虧損面(38.2%)收窄13.2個百分點;磨料磨具行業虧損面為21.7%,較今年1-3月虧損面(22.7%)收窄1個百分點。
國統局數據和協會重點聯系企業數據表明,機床工具行業及其多數分行業今年上半年比一季度虧損面明顯收窄,行業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4. 金屬切削機床和金屬成形機床產量
根據國統局規上企業統計數據, 1-6月累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20.5萬臺,同比降低7.9%,比今年1-3月同比降幅(-29.6%)收窄21.7個百分點,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7.8萬臺,同比降低10.7%,比今年1-3月同比降幅(-36.0%)收窄25.3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產量9.1萬臺,同比降低27.1%,比今年1-3月同比降幅(-25.8%)擴大1.3個百分點,其中數控金屬成形機床產量0.7萬臺,同比降低23.2%,比今年1-3月同比降幅(-32.3%)收窄9.1個百分點。由上可見,除金屬成形機床產量同比降幅比今年1-3月略有擴大外,金屬切削機床、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和數控金屬成形機床產量同比降幅均比今年1-3月時有明顯收窄。
圖5為國統局機床工具行業金屬加工機床產量變動情況。
圖5 金屬加工機床產量變動情況(國統局)
圖6為2020年1-6月金屬切削機床累計產量同比變化與2019、2018兩年累計產量同比變化的對比。由圖可見,2018年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累計同比全年始終為同比增長。2019年除1-3月累計同比增長外,其他各月累計同比均為降低,且降低幅度呈逐月加大趨勢。2020年1-6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雖仍同比降低,但降幅逐月收窄。
圖6 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增速同比變化(國統局)
圖7為2020年1-6月金屬成形機床累計產量同比變化與2019、2018兩年累計產量同比變化的對比。2018年金屬成形機床產量累計同比自1-3月后就已經進入下行區間,2019年延續了上年下行趨勢。2020年1-6月累計產量仍同比下降,5月前降幅逐月收窄,但1-6月出現了降幅擴大。
圖7 金屬成形機床產量增速同比變化(國統局)
協會重點聯系企業2020年1-6月累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同比下降2.5%,較今年1-3月同比降幅(-29.8%)收窄27.3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產量同比下降13.8%,較今年1-3月同比降幅(-37.4%)收窄23.6個百分點。大體上與國統局數據變化趨勢一致。
5. 金屬加工機床訂單情況
根據協會對重點聯系企業金屬加工機床訂單情況的統計,2020年1-6月金屬加工機床新增訂單同比增長8.0%,1-3月為同比下降4.0%;在手訂單同比下降1.5%,降幅比1-3月(-8.5%)收窄7個百分點。金屬加工機床新增訂單已連續兩月呈同比增長,在手定單降幅自年初以來逐月收窄。其中,金屬切削機床新增訂單同比增長11.9%,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1.7%;金屬成形機床新增訂單同比下降0.2%,在手訂單同比下降25.9%。金屬切削機床需求出現恢復性增長,但金屬成形機床市場需求仍偏弱。
6. 產成品存貨
根據國統局規上企業統計數據,機床工具行業2020年6月末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3.8%,比今年1-3月(6.2%)降低2.4個百分點。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產成品存貨同比降低2.8%,金屬成形機床行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12.1%,工量具及量儀行業產成品存貨同比降低1.1%,磨料磨具行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19.7%。
協會重點聯系企業2020年6月末產成品同比增長8.0%,比今年3月末降低1.5個百分點。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同比降低6.7%,金屬成形機床同比降低0.7%,工量具產成品存貨同比增加3.0%,磨料磨具行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3.5%。
國統局和協會重點聯系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變化趨勢不盡相同,但相對今年1-3月庫存都有所下調。
二、進出口情況
1.總體情況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向好及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效應的持續釋放,今年3月以來進出口逐步回穩。根據中國海關提供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機床工具進出口總額122.7億美元,同比下降12.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3.8個百分點。其中,進口58.6億美元,同比下降15.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6個百分點;出口64.0億美元,同比下降8.9%,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7個百分點。
2020年1-6月份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和出口情況分別見圖8、圖9。
圖8 機床工具產品進口額(累計值)
在進口結構方面,金屬成形機床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達38.4%。金屬切削機床、數控裝置、量具量儀同比下降在20%以上,下降趨勢也較顯著。進口企業中,外資企業(含港澳臺)占比最高(54.0%),但同比下降速度(-22.7%)也最快;私人企業占比29.3%,同比下降4.5%;國有企業占比16.5%,同比下降5.7%。
圖9 機床工具產品出口額(累計值)
在出口結構方面,金屬成形機床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28.8%。金屬切削機床、量具量儀同比下降在20%以上。出口企業中,私人企業占比最高(67.4%),同比略有下降(2.1%);外資企業占比24.8%,同比下降20.0%;國有企業占比7.7%,同比下降22.1%。
2020年上半年機床工具進出口保持了自2019年6月以來的順差態勢,貿易順差為5.4億美元。呈現貿易順差的有金屬成形機床(0.4億)、木工機床(6.1億美元)、切削刀具(5.5億美元)、量具量儀(0.04億美元)、磨具磨料(8.2億美元)、鑄造機(0.1億美元)六個商品領域。
表1 2020年上半年主要產品類別進出口情況
由于當前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萎縮,國際政治環境錯綜復雜,外貿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下半年機床工具行業的進出口形勢依然嚴峻。
2.金屬加工機床進出口情況
2020年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出口呈較大幅度下降趨勢,但降幅比一季度有所收窄。
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額29.0億美元,同比下降24.1%,降幅較一季度(-32.3%)收窄7.1個百分點。其中,金屬切削機床進口額24.1億美元,同比下降20.4%,降幅較一季度(-27.4%)收窄7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進口額4.9億美元,同比下降38.4%,降幅較一季度(-48.5%)收窄10.1個百分點。
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額17.2億美元,同比下降20.3%,降幅較一季度(-23.5%)收窄3.2個百分點。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出口額11.9億美元,同比下降15.8%,降幅較一季度(-20.5%)收窄4.7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出口額5.3億美元,同比下降28.8%,降幅較一季度(-29.0%)收窄0.2個百分點。
(1)金屬加工機床進口來源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
2020年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來源國家和地區中,與今年一季度相同,日本、德國和中國臺灣依次占居前三位,三者金額合計占比高達70%以上。從這三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的金額同比都明顯降低,其中德國降低幅度最大,達35.6%。(詳見表2)
表2 2020年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來源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
(2)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去向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
2020年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去向國中,越南、美國和印度依次占居前三位。因對印度出口同比下降幅度較大(-47.1%),從一季度的第二位退居第三位,美國從第三位升至第二位。這三個國家的金額及占比差距不大,三者占比合計為25.2%。(詳見表3)
表3 2020年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去向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
(3)進口金額排前五位的金屬加工機床品種
2020年上半年進口前五位品種與今年一季度相同,在順序上磨床和特種加工機床互換了位置,這五個品種合計進口金額占比將近75%,其中加工中心占比最大(29.3%)。各品種均同比下降,其中加工中心和車床下降超過20%,特種加工機床同比降幅由一季度的11.3%收窄到2.9%,特種加工機床的進、出口均與去年同期接近持平。(詳見表4)
表4 2020年上半年進口金額排前五位的金屬加工機床品種
(4)出口金額排前五位的金屬加工機床品種
2020年上半年出口前五位的品種及其順序與今年一季度相同,這五個品種合計出口金額占比達60%以上,其中特種加工機床占比最大(31.4%)。除特種加工機床為略增以外,其他品種均有較大幅度的同比下降。(詳見表5)
表5 2020年上半年出口金額排前五位的金屬加工機床品種
三、2020年上半年行業運行特點
1.主要經濟指標回穩向好,但總體仍處于低位
隨著統籌防疫和發展政策顯效發力,3月以后機床工具行業運行逐步回穩向好。機床工具行業營業收入累計值同比降幅逐月收窄,5月的月度值同比由負轉正,6月的月度值同比略降;利潤總額累計值同比降幅也逐月收窄,4、5、6月份的月度值已由負轉正。但主要經濟指標累計值仍同比降低,總體仍處于低位運行狀態。
2.金屬切削機床行業出現向好變化
受到在新冠疫情后國家強力的投資政策拉動,金屬切削機床自2018年5月以來持續明顯下行之后,今年3月份以來運行情況明顯好轉。主要體現在:該行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2.4%,協會重點聯系企業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今年上半年實現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首次盈利;金屬切削機床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雙雙同比增長;在全行業虧損面收窄10.7個百分點背景下,該行業虧損面比一季度收窄18.9個百分點。
需要說明的是,金屬切削機床行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的同比增幅較高,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基數低,二是政策性因素影響,并且今年1-6月該行業利潤率僅為3.2%,仍處于很低水平。
3.金屬成形機床行業走勢偏弱
2018年下半年機床工具行業總體下行后,金屬成形機床行業運行一直比較平穩,但今年以來該行業明顯偏弱。主要表現在:在全行業1-6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幅為2.5%的背景下,該行業同比降幅為16.7%;該行業虧損面32.3%,近年來首次列各分行業之首;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同比雙雙降低,尤其是在手訂單下降達25.9%;在金屬切削機床產量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1.7個百分點情況下,金屬成形機床產量降幅比一季度末擴大1.3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進口降幅近40%,為金屬切削機床降幅的2倍;出口降幅近30%,為金屬切削機床降幅的近1.5倍;產成品存貨同比增幅較大(12.1%)。
除投資和出口同比下降的影響之外,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生活消費領域的需求受到抑制,也是金屬成形機床行業運行偏弱的原因之一。
四、近期行業形勢研判
(一)有利因素
1.我國新冠疫情控制取得戰略性成果,宏觀經濟迅速得到恢復
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1.6%。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實現V型反彈。當前在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出現深度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將下降4.9%,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將下降5.2%,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只有中國能夠實現正增長。
2.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利于激發國內市場需求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一新發展格局下,國家將加大投資和需求拉動的力度,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將進一步展現。與此同時,國內機床工具市場需求有望獲得增長。二季度以來工程機械、農機、內燃機、清潔能源、商用車等領域市場需求的增長就是有力的證明。
3.各級政府密集出臺和落實系列經濟振興政策
在政策層面,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在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基礎上,大力推進“六保”各項任務的落實,全方位密集出臺了多項拉動市場需求、減輕企業負擔等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企業經營環境不斷優化,企業家對發展前景信心增強。
4.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5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
自3月以來,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PMI 一直在榮枯線以上,7月份為 51.1%。3月以來從我國宏觀經濟到機床工具行業的強勁恢復,都驗證了PMI指數的先行導向作用。
(二)不利因素
1.宏觀經濟環境改善,但行業運行壓力仍較大
首先是新冠疫情對市場和生產經營的影響還遠未結束,并且會對行業發展格局產生深刻影響。截至6月中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全面開工,68.4%的企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的八成以上,離完全恢復正常生產經營還有相當差距。其次,從投資、消費、外貿三大需求拉動因素看,1-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其中工業投資同比下降7.4%,設備工器具投資同比下降13.9%;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1-6月全國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3.2%,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2.3%。由此可見,機床工具行業下半年發展環境仍比較嚴峻。
2.貿易保護主義及逆全球化思潮抬頭
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疊加新冠疫情在全球惡性蔓延,使全球經濟復蘇受阻,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重大影響。機床工具行業的貿易、生產物流、商務活動也受到很大限制。機床工具的供應鏈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對高端關鍵配套件依賴進口的企業形成較大沖擊。同時,這也倒逼企業加快國內配套能力的提升。
3.主要市場需求仍未走出低谷
汽車制造業是機床工具行業最大市場,該行業今年4月以來有所回升,但1-6月汽車產銷同比仍分別下降16.8%和16.9%,且作為比較基準的上年同期已經處于同比大幅度下降區間。此外,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對機床的需求量比燃油汽車小得多。但商用車今年1-6月累計產銷同比分別增長9.5%和8.6%,應引起關注。
4.企業資金壓力加大,流動性不足
由于疫情影響,企業的市場活動和生產經營長時間停滯,但固定支出仍持續發生,另一方面疫情之下銷售回款更為困難,今年1-6月機床工具行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2.6%,比上年12月擴大6.4個百分點,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5.全球機床產業處于下行通道
據美國加德納公司發布的《2019年全球機床調查》,全球機床消費總額是821億美元,比2018年降低13.8%。在15個主要機床生產國或地區中有12個同比下降。該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機床市場消費額可能比2019年再下降15%左右。
據報道,美國截至2020年5月的機床訂單為13億美元,同比下降45%。德國機床行業2020年第一季度訂單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來自德國國內的訂單減少了22%。來自國外的訂單減少了27%。日本2020年6月機床訂單額為672.34億日元,同比減少32%。其中,國外訂單占訂單總額60%,同比減少28.4%。
從上述全球和主要機床生產國情況看,今年上半年普遍延續了上年下行趨勢,并受新冠疫情影響,下行程度有所加劇。
(三)對下半年行業形勢的預測
綜上各種因素,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項政策措施逐步顯效,各種積極因素不斷積累,但下半年行業運行持續向好的基礎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仍較大,我們預計機床工具行業全年主要經濟指標有望與上年持平。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信息統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