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分會秘書長文獻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近幾年的宏觀調控,2006年我國電解鋁投資增速進一步下降,出口結構得到優化,氧化鋁對外依存度降低,企業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標志著我國鋁工業開始步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2001年,我國電解鋁投資快速增長以致出現投資熱,市場出現許多非理性的情況。從2003年開始,國家適時出臺了稅收、信貸、電價、土地、 環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對電解鋁行業實施宏觀調控。到2006年,宏觀調控成效明顯,我國鋁工業又處在了一個重要轉折期,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電解鋁產量增速回落,電解鋁投資同比下降。2006年1~9月份,電解鋁產量671萬噸,同比增長16.8%,增速與2005年同期相比 回落1.7個百分點。二是出口產品結構得到優化,電解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鋁材出口量大幅度增長。今年1~9月,中國電解鋁出口同比下降了26.3%,是 自2001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而鋁材在2005年凈出口的基礎上,出口量大幅度增長67.1%,雙零鋁箔等以前需進口的高附加值鋁材也開始出口。三 是氧化鋁進口量10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今年1~9月份我國進口氧化鋁526萬噸,同比下降1.5%,對外依存度由45%下降到36%。氧化鋁現貨價格
結束了高位盤踞長達三年半的局面,基本回歸到理性價位。氧化鋁價格從5月份開始快速下跌,現貨價格已從6300元/噸跌至2500元/噸以下。四是落后的 自焙槽生產能力被淘汰,企業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快速提高。2000年國內采用160kA以上大型預焙鋁電解技術的電解鋁產量,約占全部電解鋁產量的 32%;而2006年中國電解鋁預計產能1200萬噸,其中160kA及以上產能占83%,已經全部淘汰了落后的自焙槽生產能力。五是企業間兼并重組步伐 加快,企業集中度大幅度提高。2000年我國電解鋁企業數量為146家,平均每家產能只有2.97萬噸;2006年企業數量減少到89家,平均產能提高到 13.5萬噸。僅2006年一年,中國鋁業公司就并購7家電解鋁廠,電解鋁產能已達320萬噸,比2005年增加131萬噸。
關于今后我國鋁工業的發展,文獻軍認為,目前,由于電解鋁價格上漲以及原料氧化鋁價格快速下跌,電解鋁投資又出現反彈傾向,因此當前鋁行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嚴防投資反彈。其次,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國內鋁土礦的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