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黑色金子”美譽的碳化硼俗名人造金剛石,具有強硬度、低密度、高化學惰性等特點,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軍事、航天、能源、核工業等諸多領域,國際市場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由于...
有“黑色金子”美譽的碳化硼俗名人造金剛石,具有強硬度、低密度、高化學惰性等特點,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軍事、航天、能源、核工業等諸多領域,國際市場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東北地區雖然有著很長時間的碳化硼生產歷史,但是數家碳化硼企業不僅規模小,而且技術落后,只能生產技術含量低的初級產品。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將碳化硼的深加工視為壟斷技術而嚴格保密,中國要引進只有高價進口。坐擁“金山”卻要為生存而掙扎,低價出口寶貴資源與高價進口深加工產品的令人痛心的“怪現象”,就這樣在我們眼前上演。產業整合開辟一片藍天此時,總部位于大連開發區的金瑪集團看中了這一產業的發展前景,投資進入了這一領域。與其他企業不同,金瑪集團沒有依靠自己的資金實力發動價格戰,而是召集相關企業,提出通過資本紐帶組建聯合體,共同做大碳化硼產業的發展思路。金瑪企業集團的董事局主席王延和說,如果大家都靠生產初級產品為生,相互壓價,誰也做不好;聯合起來做大做強,才能走出競爭的“紅海”,使中國碳化硼產業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金瑪曾經的競爭對手,如今集團旗下的金瑪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健江告訴記者,新的思路開辟了碳化硼產業發展的新天地。通過金瑪的整合,我們原來的 4家企業通過資本紐帶連為一體,金瑪的資金優勢和其他企業的資源與技術,4個1相加遠遠大于4。如今,金瑪科技在內蒙古通遼、黑龍江雙鴨山、大連雙 D港興建與擴建了一個精加工基地和兩個冶煉基地,發展成為以碳化物、硼化物原料制備、晶塊冶煉、粉體加工和制品生產為主導,集科研、生產、經營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業集團,成為亞洲碳化硼行業龍頭企業。其高純超細碳化硼粉體工業化規模、碳化硼工程陶瓷制品系列化程度均居行業前沿。目前,金瑪碳化硼產品90%出口歐美、亞太、中東等地區,約占世界市場份額15%。
向科技要未來
產業整合之后,金瑪人2006年又與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共同組建了聯合實驗室,主攻碳化硅、碳化硼高端產品生產技術。為及時掌握國內外行業發展動態及新技術,實現科技與企業的有效嫁接,金瑪科技還同時與上海704研究所、國家激光與新材料研發中心、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國內外多個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目前,金瑪科技成功研發出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碳化硼生產新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被國家科技部列為“火炬計劃項目 ”。3月17日,大連金瑪科技產業集團與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潤鳴新素材通遼有限公司正式簽約組建大連金瑪科技產業技術中心。合作方共同出資1700萬元,以碳化物、硼化物超細粉體及結構陶瓷領域為主要研究方向,通過有效整合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資源。今年1月19日,金瑪科技同韓國碳化硅專家合作研發生產的大尺寸碳化硅防彈板取得成功,產品已發往韓國,經試驗室檢測,各項物理指標均達到客戶要求。此外,金瑪科技生產的碳化硼防彈裝甲材料已在以色列、美國進行彈道性能相關試驗。據悉,金瑪科技目前已形成了2000噸碳化硼粉體、80萬件碳化硼制品、2500噸碳化硼結晶塊的生產能力,正在建設的二期工程達產后,預計年總產值將實現10億元人民幣,實現利稅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