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信息,企業復工速度緩慢:大型企業的復工率達到60%至70%,國有企業超過80%,而中小企業復工率只有30%,中小企業是復工復產的難點和重點。
但是中小企業在國內的角色則十分重要,貢獻了全國50%以上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技術創新和80%以上勞動力就業。
作為復工戰役的重中之重,關鍵時刻工業電商的火線支援為實體中小企業送來了一絲安慰,降低了實體經濟的損失,尤其是線上貿易銷售占比較大的企業獲益良多。
實體企業損失慘重,在線云電商迎來爆發式發展
疫情以來,國內從1月20日封城到3月中旬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期間的兩個月,餐飲娛樂業、旅游業顆粒無收,大多實體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隨著復工復產訂單量下滑,用工難等不同的問題也伴隨著出現,政府出臺了各項產業和金融政策鼓勵中小企業因地制宜地恢復生產。
俗話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大多數企業受到沖擊的時候,有些中小企業對原有在線上的布局充滿了感激。根據1688平臺數據顯示,疫情相關的工業品需求呈現井噴態勢,安全防護產品的需求比春節前擴大了100倍以上,不僅是常見的口罩、消毒液,在工業制造環境下水處理、空氣凈化處理等機械設備也成為了“搶手貨”,伴隨返工的節奏越來越快,口罩機、口罩加工機的需求比春節前放大了30倍至40倍。
全球工業50強施耐德電氣在國內經營多年,大陸市場的線下渠道布局可以說在工業制造業數一數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這位熟悉中國市場的“大佬”,在感到意外的同時覺得有些許“慶幸”。
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公司的電商負責人徐軼均在2月中旬接到蘇州來的電話,電話那頭是蘇州一個機電市場的店鋪老板老王,也是施耐德在蘇州的線下分銷商。王老板在隔離多日后,想進倉庫盤點貨物,不到半個小時就被巡邏人員“趕”回家?!肮径歼M不去,還發什么貨?”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一個蘇州機電市場,而是全國無數個市場的縮影。讓施耐德“慶幸”的是,雖然線下開不了店,發不出貨,早年在1688電商端的布局,讓生意還在繼續,且顯著回升。不止施耐德,還有西門子、巴斯夫、陶氏等眾多國際大牌得益于線上運營。
據1688工業品牌總經理李叢杉透露,大量買家采購需求轉到了線上,為復工增加的各種防護措施不能少,防毒面具、一次性防護手套、眼部防護類成為了安防行業最熱銷的品類,生產端原材料和設備受歡迎程度也緊隨其后。僅節后第一周,1688工業品牌的新買家占比對比節前日常,增加了一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疫情臨時轉產的中小企業,因為沒有供應商資源積累,更是第一時間把視線放到了電商平臺。
作為最早進入國內的磨料磨具行業品牌,3M,圣戈班等企業一直具有超前的前瞻性布局數字化和電商。
這體現了作為一個大企業所具有的的品牌意識。據了解,圣戈班和3M在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平臺均開有電商平臺,這次疫情對企業的線下營銷和銷售沖擊巨大,但企業的線上銷售卻迎來了爆發。打開3M的天貓店,大部分產品都出現售罄,企業對線上品牌的投入所收到的巨大回報在這次疫情得到了放大。
早在2018年7月20日,上海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便為圣戈班授予了協會副會長單位的銅牌,標志著圣戈班正式成為了上海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的一員。圣戈班亞太區首席數字官王煥表示,工業品制造業和消費品的電商道路截然不同,要探索出一條適合各自行業的道路任重而道遠,需要各行各業人才的參與,群策群力,圣戈班愿意起帶頭作用。
對于3M來說,數字化轉型的風暴更為真實。3M在明尼蘇達州科蒂奇格羅夫工廠的FMRD制造技術工程師Robert Sentz說:“迄今為止,數字技術帶來的優勢包括:產量增加、專業且有經驗人員缺乏下仍能確保安全運營并保持生產力、在災難性故障發生之前預測資產的運行狀況等等。”
同時他繼續說道:“我們一直在經歷著這場數字化風暴。3M公司的PACESetter計劃正在公司內部推動實施數字化轉型技術的通用方法,因為評估并建立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以及定義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是邁向數字化轉型關鍵的第一步。同時,還要密切關注轉型進度并取得成功有助于獲得管理層各方面的支持,從而加速數字化轉型。
線上生意迎來爆發,是時候抉擇了
1688工業品牌總經理李叢杉總結疫情催生爆發背后的力量主要來源于兩點:數字化與品牌力。數字化包括商品數字化,營銷數字化與服務數字化,從具體層面上來說:首先改變了工業品的展示形式,尤其是大型工業品及工藝繁雜的配件,數字化可以實現“線上看貨”;其次,掌握全平臺的貨源與數量情況;第三,工業品牌從接觸大客戶、分銷商通過數字能力“下沉”到接觸所有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
而品牌力則是在數字化的基礎上,讓工業品牌“下沉”渠道和銷售方式的同時,避免流失甚至提升品牌保障,并為品牌企業提供數字化運營陣地,成為品牌方的“第二官網”。數字化與品牌力,正是危機下的制造業中小企業敢于選擇線上工業品的最大背書;也為世界500強能與全國企業站在一起,共克時艱提供了恰當的契機。
磨料磨具行業一直存在著諸多頑疾,有產品無品牌的現象相當嚴重,不少磨料磨具企業連企業LOGO都沒有,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顯得相當刺眼和狼狽。
隨著國內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不僅僅會淘汰磨料磨具行業部分落后產能,更會淘汰諸多落后品牌。品牌是一個企業產品質量、管理、營銷等全方面的綜合口碑,越是在關鍵時刻,品牌所給予企業的附加值和支撐也就越大。
中小企業復工之難的本質問題,歸根結底是抗風險能力的不足,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出現在供應鏈掌控力難以應對突發的市場變化。當買賣雙方,在電商平臺中悄然轉變了采購和銷售模式時,對于整個制造行業而言,工業互聯網不僅是當下的“良藥”,更是下一個重要的時代。
從工業行業經濟運行趨勢來看,雖然我國工業增加值已經突破了30億元,但從2017年至今制造業的PMI呈現下降趨勢,工業品的發展對新的產業模式及商業模式的呼喚可以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事實上,突發的疫情從某種層面來說,是集中爆發式提醒所有工業企業: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第一,從戰略角度推動實現B2B電商的采購價值,降低采購成本,提升采購效率;
第二,審視企業產品品類及渠道現狀,制定B2B電商營銷戰略目標,并落實相應舉措;
第三,注重企業品牌品牌建設,和行業媒體,品牌咨詢機構等保持良好關系,推動企業品牌戰略;
第四,系統思考新一代工業品電商的整體收益,頂層規劃企業的電商平臺與數字化戰略,抓住產品規劃及生產數字化帶來的整體機遇。
新冠肺炎的疫情下,抗風險能力不足已造成的損失不可挽回,如果說,這場災禍還有什么正面的意義,那一定是:危機從來都是提醒我們,學會審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