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實現了自今年4月份以來的首次回升,非制造業PMI雖然有所回落,但總體仍保持較快的擴張態勢。這說明,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開始顯現,市場需求略有好轉,企業信心和生產經營活動有所恢復。值得注意的是,從未來走勢看,制造業PMI指數仍在榮枯線以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容低估,回穩基礎仍需大力鞏固——
7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景氣水平有所回升;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仍位于擴張區間。
專家表示,隨著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開始顯現,市場需求略有好轉,企業信心和生產經營活動有所恢復。當前,盡管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偏弱問題仍較為突出,但隨著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落地,經濟運行平穩的基礎將進一步鞏固。
制造業呈現積極變化
7月份,制造業PMI為49.7%,高于上月0.3個百分點,這也是制造業PMI自今年4月份以來的首現回升。
從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出廠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上升,指數升幅在0.2個至1.7個百分點之間;產成品庫存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指數降幅在0.1個至1.1個百分點之間。
盡管PMI仍處于榮枯線下方,但制造業呈現諸多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說,7月份,制造業的行業景氣面有所擴大。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12個行業的PMI位于擴張區間,比上月增加3個,其中煙草、造紙印刷、醫藥、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等制造業位于51.0%以上,行業呈現較快擴張。紡織、金屬制品、通用設備等制造業PMI在臨界點以下,行業景氣度回落。
從生產和銷售情況看,生產擴張總體加快,市場需求有所改善。7月份,制造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2.1%和49.8%,分別比上月回升0.8個和0.2個百分點,均為4個月以來的首度回升,尤其是生產指數高于上半年均值0.7個百分點。企業采購意愿有所增強,采購量指數重回擴張區間,為50.4%。
此外,大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回升。7月份,大型企業PMI為50.7%,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回到擴張區間。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上升1.5個、0.4個和1個百分點,表明當前制造業供需增勢回升的主要動力來自大型企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PMI指數小幅提高,表明經濟下行態勢趨緩。當前,市場需求略有好轉,企業信心和生產經營活動都有所恢復,表明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開始顯現。
非制造業保持較快擴張
7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處于今年以來的相對低點。不過,非制造業總體保持較快擴張。
在非制造業PMI各單項指數中,中間投入價格、收費價格、從業人員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環比有所上升,升幅在0.5個至1.4個百分點之間;在手訂單指數與上月持平;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存貨、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環比有所下降,降幅在0.1個至1.1個百分點之間。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回調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回落,但仍保持在53.7%這一適度擴張的水平。
“本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主要受雨季、建筑業增速有所放緩等短期因素影響,但短期回調不改變非制造業長期穩健運行走勢,非制造業運行仍存在積極變化?!辈踢M舉例表示,一是畢業季到來,帶動從業人員指數小幅回升;二是暑期消費活躍帶動運輸、住宿餐飲和景區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有上升;三是新興服務業表現活躍。
7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9%,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增勢有所放緩。趙慶河表示,從行業情況看,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20個行業位于擴張區間,服務業基本面總體較好。
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3個月位于59.0%及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業務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在暑期消費的帶動下,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環比分別上升5.3個、3.5個和7.6個百分點,行業景氣度上升較快。批發業和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雖然持續位于擴張區間,但比上月有所回落,是服務業景氣擴張放緩的主要因素。
從建筑業看,7月份,多地受高溫暴雨等因素影響,生產擴張有所放緩,商務活動指數為58.2%,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皬膭趧恿π枨蠛褪袌鲱A期看,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2.1%和63.7%,分別比上月上升1.7個和1.1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持續看好,用工需求繼續增加?!壁w慶河說。
回穩基礎仍需大力鞏固
7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1%,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穩步擴張。構成綜合PMI產出指數的制造業生產指數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2.1%和53.7%,環比“一升一落”。
從未來走勢看,制造業PMI指數仍在榮枯線以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容低估,回穩基礎仍需大力鞏固。
“二季度以來減稅降費的落地,有助于緩解制造業成本壓力,提振市場信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上升到53.6%。企業采購意愿有所增強,采購量指數重回擴張區間?!苯煌ㄣy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制造業PMI低于榮枯線值得警惕,穩定制造業投資還需政策發力。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表示,當前,制造業中的中小企業發展態勢仍然較弱,需要繼續落實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從企業成本看,7月份部分制造業原材料價格上升,相關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同時,出廠價格指數處于相對較低水平,企業效益承壓。
從非制造業看,7月份,非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繼上月大幅回升之后,本月出現明顯回落,較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至50.4%,波動幅度較大,表明市場需求進一步增長的基礎仍需鞏固。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武威分析說,分行業看,建筑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54.7%的較高水平,表明投資需求依然穩定。服務業的新訂單指數回落至50%以下,服務業需求的回落存在批發業和金融業需求回落等短期因素影響,但仍需關注其后續走勢。穩投資和穩消費相關政策的持續發力,或將有助于后期市場需求的穩定。
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明確,將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
武威還指出,7月份非制造業投入品價格指數較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至52.9%,升幅明顯,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分行業數據顯示,消費相關行業投入品價格指數上升明顯,需關注投入品價格指數的后續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