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此前收購的NEVS生產基地
2019年以來的幾手大動作后,恒大許家印究竟要造什么車受到關注。
雷鋒網新智駕獲悉,1月28日,恒大正式以20億美元的注冊資本成立恒大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并在兩天后將這家新公司更名為“恒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聯系到此前恒大對新能源電池、主機廠等的一系列收購動作,造車一事似已板上釘釘。
但與現有新造車勢力不同,恒大造車并未采取“邊喊邊干”的方式,而是埋頭布局各項所需業務和資本事宜。雖然這與它是一家上市公司有一定關系,但同時,人們也對恒大頻頻布局背后究竟要造一臺什么樣的車感到好奇。
大眾車型的野心
恒大的希望,起初幾乎全押在了樂視身上。
最早進入造車領域時,恒大很明顯是想借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下稱“FF”)一炮而紅。當時,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率隊參觀FF時不僅贊譽有加,還宣布以20億美元的真金白銀接盤后者并輸送造車燃料。
一家地產公司想要將業務探向造車領域,從商業邏輯、市場和政策走向看并沒有太大問題。不過,當時的賈躍亭已經因債務危機、孫宏斌接手失敗等事件,頻頻遭受輿論質疑。彼時入局,恒大更像是在雷區中跳舞。
公開信息顯示,恒大投資FF后動作連連。
雷鋒網新智駕查詢發現,去年8月,FF在廣州注冊成立的“睿馳智能汽車(廣州)有限公司”更名為“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集團(中國)有限公司”,法人也變更為恒大系的彭建軍。在新公司揭牌時,彭建軍表示,新公司未來將負責FF技術、研發和所有生產經營管理。
更重要的是,彭建軍還提出一項野心勃勃的產能計劃,希望在未來十年在中國華東、華西、華南、華北以及華中地區建設5大研發生產基地,10年后年產能達到500萬輛。
這一計劃間接意味著,恒大實際上希望以大眾化的新能源車型占領市場。
眾所周知,FF的產品計劃與特斯拉、蔚來等品牌的路線一致,走的是先高端后大眾的路線。一般來講,從高向低的打法,可以對技術、品牌以及后續融資產生積極影響,但風險則是需要耗費大量財力維持運營。特斯拉與蔚來在成立初期均承擔著巨額虧損,之后才通過大眾車型看到盈利的曙光。
只不過,FF至今尚未走通由高到低的路線。
2月26日,FF發布一條“FF 91 冰雪測試視頻”,宣稱通過北美工程師設計的電池空調系統,將可以用于攻克電動汽車在低溫環境下里程縮水的難題。但對于FF91的正式量產,最早宣布造車的賈躍亭,卻在一眾新造車勢力交出量產車后仍未在國內露面。
把希望捆綁在FF身上的許家印,最終選擇放手換人。
密集布局后脈絡漸顯
或許意識到造車大計已經不能再拖,告別樂視后,恒大開始迅速地連續出手。
2019年以來,恒大先以 9.3億美元收購總部位于瑞典的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獲得主機廠實體和生產資質。隨后,斥資10.6億元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以持股58%方式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緊接著,再通過子公司NEVS,與柯尼塞格將組建成立合資公司,獲得使用柯尼塞格的技術專利和品牌的權利。
算上此前以146億元入股國內汽車經銷集團廣匯,最終,恒大成功布局主機廠、電池供應商和汽車經銷商等汽車產業鏈上的核心主體。
雷鋒網新智駕注意到,恒大的一系列動作背后,看似暗含多種可能性,但要造一臺什么樣的車也逐漸清晰。
如果以卡耐新能源的產品作為汽車電池,那么,恒大大概率會以生產中低端的大眾化車型為主。原因在于,成立于2010年的卡耐新能源主要從事三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其量產的電芯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50Wh/kg,280Wh/kg中高鎳電芯產品即將裝車,300Wh/kg、350Wh/kg的高鎳NCM811、NCA電芯產品已完成研發且具備量產條件。
拋開發展水平較高的寧德時代的產品性能不談,單看卡耐新能源的合作客戶就可以發現,其客戶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江鈴新能源、江鈴股份、蔚來汽車、長城華冠、漢騰汽車、海馬新能源、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日本)、五十鈴汽車(日本)等十余家企業。除了蔚來汽車,各家車企的產品大多屬于面向中低端市場的車型。
不過,鑒于NEVS曾是收購瑞典薩博汽車公司的核心資產及知識產權的公司,且柯尼塞格是一家瑞典超級跑車公司,生產的超跑最高售價可以達到1000萬美金,也不排除恒大會再走一遍從高到低的品牌打法。
對于國內市場來說,蔚來、小鵬和威馬等新造車勢力已經來到批量交付關口,無論企業是否缺錢,新能源車市場均將迎來搶灘時刻。或許這一次,留給恒大隊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