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整體運行情況
2018年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8%(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0%。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增速較1-8份回落0.1個百分點。
1、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1萬億元,同比增長9.4%;發生主營業務成本65萬億元,增長9.1%;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4%,同比提高0.29個百分點。
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31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94.7元,人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28.7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6.9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46.9天。
2、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7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增速比1-8月份放緩1.5個百分點。
3、9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8%;產成品存貨4.27萬億元,增長9.4%。
二、2018年1~9月耐材行業生產運行情況
1、耐火材料生產情況
1~9月,同口徑比較全國耐材產量1468.59萬噸,同比增長3.25%。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910.32萬噸,同比增長2.27%;保溫隔熱耐火制品44.32萬噸,同比增長21.74%;不定形耐火制品513.95萬噸,同比增長3.64%。主要品種產量見下圖。
耐材主要生產省(市)產量情況見下圖:
2、耐火原材料進出口貿易情況
1-9月,全國耐火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總額34.0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58%。其中出口貿易額31.84億美元,同比增長47.32%;進口貿易額2.16億美元,同比增長70.13%。
全國耐火原材料出口總量478.88萬噸,同比降低0.58%。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344.09萬噸,同比降低2.53%;耐火制品出口量134.79萬噸,同比增長4.78%。
(1)主要耐火原料出口情況
(2)耐火制品出口情況
三、主要下游行業生產運行情況
(一)鋼鐵行業運行情況
1、中國鋼鐵行業生產運行情況
1~9月,全國粗鋼產量6.99億噸,同比增長6.1%,增速同比回落0.2個百分點;鋼材產量8.21億噸,增長7.2%,提高6個百分點。
2、世界鋼鐵工業生產情況
1~9月,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合計)粗鋼產量13.47億噸,同比增長4.7%。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見圖表),扣除中國大陸粗鋼產量,全球其他國家(地區)粗鋼產量同比增長3.4%。1~9月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的51.92%。主要地區粗鋼產量見下表。
(二)建材行業生產運行情況
前三季度,全國水泥產量15.83億噸,同比增長1%,去年同期為下降0.5%;平板玻璃產量6.48億重量箱,增長0.4%,增速同比回落4.6個百分點。
(三)有色金屬行業生產運行情況
前三季度,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4027萬噸,同比增長4.2%,增速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銅產量661萬噸,增長11.2%,提高4.9個百分點;電解鋁產量2500萬噸,增長4.2%,回落0.8個百分點;鉛產量354萬噸,增長6.8%,提高1.5個百分點;鋅產量415萬噸,同比下降2.6%,降幅同比擴大0.1個百分點。氧化鋁產量5057萬噸,增長3.4%,增速同比回落13.2個百分點。
四、耐材及主要下游行業的運行特點
(一)主要下游行業運行特點
前三季度主要下游行業的運行穩定,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市場需求穩定,產量仍保持增長態勢
1~9月,全國粗鋼、水泥、平板玻璃和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1%、1%、0.4%和4.2%。
2、產品價格持續上漲
9月份,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綜合指數平均為121.96點,比上月提高1.41點,同比提高5.54點。
9月份,全國市場P.O 42.5散裝水泥平均價格434元/噸,比上月上漲12元/噸,漲幅為2.8%;同比上漲98元/噸,漲幅為29.2%。平板玻璃(原片)平均出廠價格為67.1元/重量箱,比上月上漲0.7元/重量箱,漲幅為1.1%;同比下跌1元/重量箱,跌幅為1.5%。
電解鋁、鉛價格略有上漲,銅、鋅價格略有回落。9月份,上海期貨交易所當月期貨電解鋁、鉛平均價格分別為14618元/噸和18715元/噸,比上月上漲2.2%和0.7%,同比下跌10.1%和4.8%。銅、鋅平均價格分別為48233元/噸和21291元/噸,比上月下跌2.1%和1.1%,同比下跌6.9%和17.9%。
3、經營質量高幅提升
1-9月,鋼鐵行業實現利潤3117億元,同比增長73.1%。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70億元,同比下降17.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2738億元,同比增長80.6%。1~9月,中國鋼鐵協會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99.63億元,同比增長86.01%。
1-8月,建材行業實現利潤2868億元,同比增長46.1%。其中,水泥制造行業實現利潤963億元,同比增長1.5倍;
平板玻璃行業實現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40.6%;
1-8月,有色金屬行業實現利潤1141億元,同比下降7%。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315億元,增長13.8%;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809億元,下降13.8%。
(二)耐材行業運行特點
1、耐材產量有所增長
1~9月,同口徑比較,全國耐材產量持續增長,同比增長為3.25%。
2、出口平均價格和出口貿易額高幅增長,呈現了出口貿易額增幅遠高于出口量增幅的良好局面。
1~9月,耐火原材料出口量同比降低0.58%,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47.32%;出口綜合平均價格同比增長48.18%,出口貿易額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47.9個百分點。其中:
耐火原料出口量同比降低2.53%,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37.82%;出口平均價格則同比增長41.41%,出口貿易額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40.35個百分點。
耐火制品出口量、出口貿易額和出口平均價格同比分別增長4.78%、61.12%和53.77%,出口貿易額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56.34個百分點。主要出口品種增長情況見下表:
其它耐火制品出口量高幅增長,出口平均價格同比下降5.68%,出口貿易額增幅比出口量增幅低9.41個百分點。
1-9月,耐火原材料出口貿易額31.85億美元,歷史上耐火原材料出口貿易額于2010年首次突破30億美元后,2011、2012、2014和2017年共5個年度出口貿易額高于30億美元,其中2011年最高,達34.54億美元。
今年1-9月已突破30億美元,全年有望突破40億美元以上。
3、上半年耐材重點企業經營情況
上半年,通過對71家重點企業經營情況調研顯示,各項經濟指標均有較大幅度增長,產量同比增長7.42%,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4.16%,利潤同比增長188.43%。呈現了利潤增幅高于銷售收入增幅,銷售收入增幅高于產量增幅的良好經營局面,增幅分別提高144.27和36.74個百分點,經營質量明顯好轉,行業運行相對平穩。
(1)大型重點企業增勢迅猛,生產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
上半年,銷售收入排名前10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38.66億元,前20家達192.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06%和66.08%。
從上半年的經營狀況看,全年銷售收入有望突破10億元的生產企業達15家以上,其中有望突破20億元的生產企業8家,有望突破30億元的生產企業5家,也可能有的企業突破40億元銷售收入,很快可能實現世界前10企業中有中國耐材生產企業。
這些企業將為行業生產集中度的提升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2)從經營指標看形勢大好,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①經營質量雖達到全國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但企業仍微利運行。
上半年,重點耐材企業銷售收入利潤率8.38%,比上年同期提高5.95個百分點;比全國工業企業平均水平高1.87個百分點。但重點耐火制品生產企業銷售收入利潤率6.57%,比全國工業企業平均水平僅高0.06個百分點。
71家重點耐材生產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88.43%,增幅十分可觀,但實現利潤高幅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耐火原料生產企業增幅較大,特別是鎂質耐火原料生產企業利潤增幅更大;二是耐火制品生產企業中,有些生產企業也有耐火原料,耐火原料所獲利潤含在制品企業中。
同時整體承包的商業模式得到了較為普遍的采用,整體承包中的施工設計,窯爐砌筑和日常維護等應獲利潤也含在制品生產企業的利潤當中。
如果扣除耐火原料和整體承包中的施工設計、窯爐砌筑及日常維護等應獲利潤、耐火制品的銷售利潤率雖有所提高,但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仍在微利運行。
②虧損企業虧損面、虧損額大幅下降。
重點企業中虧損企業6家,同比減少8家,虧損面8.45%,比上年同期下降14.5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155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9944萬元,同比下降86.47%。
③應收貨款又呈現上升趨勢
截止到6月末,重點企業應收貨款總額149.14億元,在連續二年下降的基礎上,同比增長0.84%,增加1.24億元。
重點企業中有36家應收貨款同比上升,上升企業面為50.7%,其中應收貨款同比上升30%以上的企業15家,占上升企業面的46.88%,有10家耐材生產企業應收貨款上升幅度在50%以上,有幾家企業上升幅度100%以上。這不僅明顯增加了生產企業的資金占用和財務成本,也嚴重威脅生產企業的經營安全。
五、目前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1、環境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各生產企業要充分認清環境治理今后的發展趨勢,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了“三大攻堅戰”。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27日《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其中第二部分第七條明確指出“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將煙氣在線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停產整治。
因此,環保治理絕不是短期行為,更不是應對環保督察、環保達標的階段性任務,已成為企業生命的底線。企業是環境責任主體,對企業的環境監管體系越來越健全,環境治理不再是一陣風,環保政策不再“一刀切”,差別化的環保政策倒逼落后產能和不達標企業出局是大勢所趨。
(1)目前遼寧和山東二省分別制定了《鎂質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遼寧省制定的《鎂質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已于8月9日正式發布,2019年1月1日執行。
(2)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2).1 有組織排放限值
(2).1.1 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0 年12月31日,現有企業執行表1 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
(2).1.2自2019年1月1日起,新建企業執行表2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
(2).1.3 基準氧含量污染物排放濃度折算
鎂質耐火材料工業燒成(煅燒)爐窯及干燥設施排氣的基準氧含量體積百分數規定為18。對排氣中的污染物進行監測時,應同時對排氣中的氧含量進行測定。當排氣中的實測氧含量低于基準氧含量時,污染物濃度以實測值作為判定排放是否達標的依據;當排氣中的實測氧含量高于基準氧含量時,排氣中的污染物濃度應按以下公式換算為基準氧含量污染物排放濃度,并以基準氧含量污染物排放濃度作為判定排放是否達標的依據。排氣中氧含量的測定按GB/T 16157或HJ/T 397進行。其他生產設施排氣以實測濃度作為判定大氣污染物排放是否達標的依據。
C基=21- O基/21- O實×C實
式中:
C基——基準氧含量污染物排放濃度mg/m3;
C實——實測污染物排放濃度,mg/m3;
O基——基準氧含量,%;
O實——實測氧含量,%。
因此,在建設脫硫脫銷設施時,應按表2排放濃度限值考慮。
山東的限值指標要求更高。自2020年1月1日起為第四階段,重點控制區排放濃度限值為顆粒物10 mg/m3,二氧化硫50 mg/m3,氮氧化物100 mg/m3。請各生產企業注意,到2020年1月1日時間很短,只有15個月的時間,上脫硫脫銷措施又有建設期,按高標準考慮,避免出現二次投資。
目前,山東淄博地區相對穩定,正在向超低排放努力,減少200萬噸產能的目標即將實現。
遼寧的生產企業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海城、營口地區的重點企業正在進行污染排放達標治理,已達標的窯爐開始陸續恢復生產。
河南省環境污染防治制定了嚴密的管控措施,鄭州市政府主要領導指示,“拼盡全力堅決完成退出后20的目標,落實“最嚴細的管控、最嚴格的監督、最嚴肅的問責和最嚴格的處罰”。各縣(市)制定具體措施,組織落實。
新密市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沖刺20天的嚴管措施,對耐材行業強化管控。稅收前30名企業和正在深度治理的6家耐材企業,在重污染天氣嚴格管控解除后,實行會商嚴判,經市環境攻堅辦批準后,在達標排放前提下壓減50%,實行一廠一策。其余未開展深度治理的耐材企業一律錯峰停產至2018年12月31日。
今年1月10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環境保護部令(部令第48號),《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辦法第三條“環境保護部依法制定并公布固定污染排污許可分管理名錄,明確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范圍和申領時限”。耐火材料被納入到工業窯爐類。第四條“排污單位應當依法持有排污許可證,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污染物。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而未取得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要求到2020年,所有有固定污染源的生產企業必須有排污許可證。目前正在制定污染物標準排放量,最終要給企業核定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噸產品,按其產量核定排放總量,不得超排。同時對重點地區又擴大了范圍,耐火材料主產區除遼寧外,山東,山西、河北和河南幾乎全部包括在內。有可能執行超低排放標準。因此,建設和完善環保設施刻不容緩,應引起各耐材生產企業的高度重視。
2、進一步穩定產品價格
2017年以來,耐火原料隨著環保治理和礦山整治,有力的推動了產品價格的上漲,耐火制品價格隨之跟進。到目前為止,耐火原料及制品價格已基本回歸至產品本身的合理價位,同時也基本得到了國內外下游行業企業的基本認可。因此,產品價格的穩定至關重要,特別是耐火原料價格穩定更為重要。
1-11月,主要耐火原料價格相對穩定,8月份以后小幅波動,鋁礬土8月份以后漲幅較大。
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價格的小幅波動實屬正常,但一定要嚴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否則搞亂了市場,損失的是生產企業。
3、其它耐火制品出口量高幅增長,出口價格下降。
1-9月,其它耐火制品出口量同比增長65.52%,比出口貿易額增幅高9.41個百分點,出口平均價格同比降低5.68%,應引起出口企業的重視。
4、主要耐火原料進口量增幅較大
1-9月,主要耐火原料電熔鎂砂、棕剛玉、碳化硅、天然鱗片石墨和鋁礬土進口量增幅較大,分別同比增長181.01%、103.33%、104.26%、4088.89%和32.55%,但燒結鎂砂進口量同比降低8.36%。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主要耐火原料價格要穩定,漲幅要做到適可而止。
5、耐火制品進口量高幅增長,進口平均價格大幅下滑。
1-9月,耐火制品進口量同比增長207.52%,進口綜合平均價格降低35.54%。
其中堿性耐火制品、鋁硅質耐火制品和其它耐火制品進口量分別增長364.29%、67.53%和497.33%。而進口平均價格分別下降45.78%、8.69%和57.95%。雖然進口總量不大,但跟進國內市場的趨勢十分明顯。
總之,目前的經營形勢不確定因素較多,行業環保壓力較大,各生產企業要結合本企業實際,揚長避短,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 徐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