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山東省莒南縣第一家磨具廠在大店新村誕生。30多年來,在當地民營企業家的帶領下,莒南大店鎮逐漸形成以磨料磨具為特色的主導產業,磨料磨具及其配套加工企業500多家。然而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該地區低端產品比重大、經濟效益低等產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越來越突出,產業可持續發展形勢日益嚴峻,磨料磨具行業的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而這也已成為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共識。5月6日,中國磨料磨具網總經理石超、市場總監劉小雨、業務經理高峰一行來到位于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的山東新亞新磨具有限公司、山東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探尋當地磨企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
在山東新亞新磨具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文礁、山東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進財的陪同下,中國磨料磨具網一行首先走進新亞新磨具,參觀了公司的成型、燒結、加工、質檢等車間生產線,雙方就產品應用領域、生產工藝、市場行情等展開充分交流。據介紹,山東新亞新磨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通過多年不斷地創新和技術改革,目前擁有兩條現代化電腦自動控溫燃氣隧道窯、專業的磨具技術研發中心和理化實驗室,年生產陶瓷磨具2萬多噸,是全國最大的陶瓷砂輪生產企業之一。
隨后來到山東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入盛能新材白剛玉、棕剛玉、煅燒剛玉的生產現場,了解盛能新材的生產運營水平及發展情況。山東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高品質剛玉的企業,自2007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謀發展”的經營理念,主導產品棕剛玉、白剛玉、煅燒剛玉、鍍銥砂暢銷全國各地。
談及大店磨料磨具行業現狀,山東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王進財總經理表示,過去大店地區的磨企雖然數量多,但大都體量小,多數是家庭作坊形式。普遍存在人才匱乏,研發能力弱、設備自動化低等問題,導致產品低端,市場競爭力弱,一直陷入惡性循環。但是近年來,隨著大店地區優惠政策的不斷加大,磨料磨具工業園區的建立,行業體系愈發完善。一些磨料磨具企業逐漸加大技術投入、技術創新,以提升生產工藝、產品質量。隨著一批批中檔磨料磨具產品的相繼研發投產,實現了從量到質的轉變。截至目前,大店鎮的陶瓷砂輪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左右,被譽為“中國磨具第一村”。
“嚴峻的環保形勢對大店磨料磨具行業產生什么影響?”,面對記者的提問,王總說:“環保使大店磨料磨具行業更加規范,目前大店鎮規模小、無證經營、未通過環保評測的磨料磨具企業已經關停近200家,行業惡意低價競爭、產品參差不齊現象得到明顯改善。下一步,大店鎮正在計劃全面清理取締小散亂污企業,預計到今年6月30號,存留下來的磨料磨具企業將不到100家。”
從500家到僅保留100家磨料磨具生產企業,體現出了“中國磨具第一村”行業整治的決心與恒心。數量的減少將帶來的是產業的集中化、質量與效益的雙提升,而當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與完整的行業體系也將加快莒南大店磨料磨具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