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被萬里黃河第一壩攔腰斬斷的黃河,在三門峽段陡然平靜下來,孕育了一座有“天鵝之城”美譽的城市。在大壩下游千米處,碧水靜流,近岸綠色的山嶺掩映著一片錯落的廠房。在這里,一個新興的、充滿活力的全國剛玉生產行業龍頭企業快速崛起。這里的人們,不斷創新,爭創一流,堅持綠色發展初心不改,積極打造國內剛玉行業環保治理領先企業,這就是三門峽明珠電冶有限公司。
三門峽明珠電冶有限公司伴隨著三門峽城市的建設發展應運而生。60年前,以三門峽水利樞紐建設為標志,三門峽人邁開了一次創業的堅實步伐。1983年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成立、1996年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掛牌,在全市二次創業進程中寫下了嶄新篇章。作為明珠集團旗下企業,三門峽明珠電冶有限公司(簡稱明珠電冶)2002年1月投入運營。近年來,公司堅持走轉型發展之路,邁上了發力全市三次創業的征程。
三門峽市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是國家“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三門峽市是全國剛玉行業生產的主要集產地,河南省占全國總產能的66%,而三門峽市占到河南省總產能的一半。
當人們把目光投向湖濱區高廟鄉黃河岸邊的這片亙古荒坡時,許多人都沒有想到,明珠電冶作為拓荒者,在這里建成了全國剛玉行業的領軍企業。
(二)
明珠電冶依托周邊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主要從事棕剛玉、剛玉砂加工和銷售等,年產棕剛玉4.6萬噸、剛玉砂2.5萬噸,白剛玉1.8萬噸,總產值2億元,年利稅800萬元,產品主要銷往日本、印度、美國、荷蘭等東南亞、歐美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穩居同行業前列。
明珠電冶投入運營14年來,經歷了數不清的風風雨雨,越過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特別是近年來,緊緊圍繞生產經營的中心工作,理性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沉著應對行業面對的困難和挑戰,直面國家環保攻堅新要求,適應生產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凝心聚力,堅定信心,使企業保持著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
2015年,公司開通了國際站,成功拿到了邁入歐盟市場的“通行證”;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白剛玉項目立項;冶煉、制砂分廠年生產量均創下歷史新高。
2016年,公司成本管理成效顯著,采購成本、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白剛玉項目順利實現試生產;二分廠環保提標改造工作順利通過備案公告;生產技術不斷創新, 成功實施節能改造、環保系統改造工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得到認證,企業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深化。
面對國內棕剛玉行業產銷量明顯下降的嚴峻形勢,公司在增強面向國際市場意識,“走出去、引進來”的同時,不斷強化供、產、銷過程的監管與冶煉工藝的提升優化,注重內部挖潛增效。
躋身國際市場,自主出口經營取得顯著成績。
多措并舉挖潛增效,優化采購策略,原料質優價廉,成本有效降低。
加強生產工藝技術創新,全面開展生產設備大修技改工作,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近日,公司6×3600KVA電熔剛玉建設項目(一期)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順利拿到市環境保護局批復,標志著公司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
這一項項業績,恰似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奏響著一曲曲明珠電冶人攻堅克難的奮進之歌。明珠電冶在挑戰中成長,在競爭中挺立,在拼搏中前行,在奮斗中走向優秀。
(三)
思路決定著出路。
在企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明珠電冶人就意識到:規模的擴大并不能從根本上保證企業的生存,只有進一步提質增效,將目光望向更遠,才能真正做到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談到企業的發展思路,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許炳勛堅定地表示:“要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建立在結構升級、產品優化、節能環保、綜合實力提高的基礎上,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近兩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耐材企業停產、半停產的比例不斷擴大;加之席卷全國的“環保攻堅”風暴,對企業的生產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公司對外積極鞏固與開發銷售市場,強化市場風險防范意識,確保企業安全經營;對內多舉措降低生產成本,強化環保治理力度,統籌生產經營與項目建設,從而保證了企業總體平穩發展,職工收入、生活水平穩步增長。
走進明珠電冶白剛玉生產車間,熱氣騰騰的冶煉爐邊不見煙塵。“自動化程度高,電腦控制,用工少,環保干凈,車間環境就像沒有生產一樣。”48歲的操作工馬予勇從事這個行業已有20多年,說起技術的進步,深有感觸。
剛玉行業發展步入新常態,企業要想生存而不被淘汰,關鍵是要苦練內功,提高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謀求更大的發展機遇。
2016年初,明珠電冶提出挖潛增效五項措施,開展“節支降耗、挖潛增效”活動。采購人員緊抓“降成本”主線,積極向開礦方前移,加大供貨質量的監督力度,全方位、全過程對原料訂單、裝車、運輸過程實施專人監督,杜絕了供貨商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次充優的情況發生。各分廠本著“鍛煉隊伍、提高技能、挖潛增效”的原則,依靠自身力量,大膽嘗試設備自主維修、技術革新、節能改造工作,不僅鍛煉了隊伍,同時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針對爐底料銷路不佳、庫存積壓問題,經過細致分撿、重新回爐再利用,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一年來,實現主材節約1351.74萬元,輔材節約57.81萬元,其他管理成本降低21.47萬元。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技術創新,總是步人后塵,就會永遠受制于人,甚至會被無情地市場拋棄。秉承這一理念,明珠電冶在謀求發展的道路上描繪出了自己的技術創新“路線圖”。他們成立科研攻關小組,經過認真摸索冶煉配方,數次技術研討,反復進行冶煉配比試驗,冶煉工作穩步推進,生產電耗進一步降低。成功對2號爐附屬設備進行節能改造,不僅提高了冶煉生產效率,還有效地保障了設備可靠運行。公司技術人員大膽嘗試,對3號爐環保管網系統實施技術改進,同環境溫度、惡劣工況下,溫度最大降幅達26攝氏度,改善生產工作環境的同時,進一步發揮了現有環保設備的作用和潛能,設備故障率下降30%以上。
技術創新,就像一臺造血機源源不斷地為企業輸送著新鮮血液,并最終轉化為企業快速發展的內生動力。
企業的發展壯大,正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明珠電冶為此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不懈努力著。
(四)
綠色發展是脫胎換骨式的變革。
在明珠電冶廠區,運輸的汽車有序行進,地面除塵措施同步跟進。在三層樓高的控制室里,操作工侯中堂和配電工黨紅云交流著工作情況,控制面板上干干凈凈,不見落塵。
傳統剛玉行業是一個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剛玉生產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考驗。
在困境中圖強,從挑戰中重生。守住青山綠水,打好“綠色”牌,是三門峽市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做好剛玉行業環保工作,既是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現實需要,也是促進企業健康平穩發展的需要。明珠電冶把綠色發展擺到了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位置,努力在同行業中成為綠色發展的領跑者。
依靠科技進步進行環保設施改造,是公司穩健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必然要求。公司先后投入800多萬元,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就冶煉無組織排放問題進行攻關,解決污染問題,取得明顯成效。他們的成功經驗,吸引了全國不同地方剛玉生產企業前來取經學習。
公司積極落實環保提標改造工作,保障企業綠色發展。加強環保設備的檢修與維護,提高環保設備的運行效能,有效增加環保系統的除塵效果。對三臺傾倒爐排煙煙囪進行拆除,改變直觀的傳統煙氣排放方式,環保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實施花園式工廠發展規劃,努力打造廠區整潔文明、生產文明、環境優美的行業先進企業。
2016年7月份,河南省全面打響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公司在確保各項生產穩定的同時,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和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先后投入80余萬元,對一、二分廠破料設備、上料系統、環保系統進行全面提標改造,順利通過有組織廢氣、無組織廢氣、噪聲三項環保監測。
有時候,撬動地球的杠桿,只需要一個支點。對明珠電冶的轉型來說,這個支點就是綠色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具有長遠的發展目標,而正是這些給了明珠電冶人在挑戰中抓住機遇、克難攻堅的信心和底氣。
白剛玉項目建設伊始,公司領導就提出打造“綠色示范工廠”、樹立行業標桿形象的要求。一年來,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個生產工藝設備先進、運行安全穩定、管理規范的現代化企業橫空出世,為今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諸多經驗:項目建設勇于創新,把傳統生產技術與現代科技進步成果緊密結合,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行業領先;探索國企與民企結合的特色生產管理模式,人均產能提高3倍以上,企業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立足長遠,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職能,實現合作多贏。
10余年來,明珠電冶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前進的號角一直未曾停息。2010年榮獲“河南之星最佳企業”稱號,2011年榮獲三門峽市“五一勞動獎狀”,2012年被評為 “全國磨料磨具行業剛玉十強企業”,2014年度-2015年度被河南省工商局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15年榮獲湖濱區2014年度“重點納稅企業”稱號。 2012年至2017年連續6年被評為三門峽市“社會養老保險費征繳管理工作先進單位”。“辦好一個企業,繁榮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 明珠電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安置地方百姓就業,為促進地區發展努力作出貢獻。近5年來,創造外匯逾500萬美元,累計上繳利稅近4000萬元。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乘著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東風,圍繞行業規劃“創建一流企業、開發一流技術、生產一流產品、營造一流環境”目標,在綠色發展的廣闊天地,明珠電冶人蹄疾步穩追逐著夢想: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成為中國剛玉生產行業的龍頭企業,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文/柴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