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首次實現碳化硅大功率器件的批量生產,在以美、歐、日為主導的半導體領域形成突破。業內專家指出,這一突破有望緩解中國的能源危機。據證券日報報道,泰科天潤半導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G...
中國首次實現碳化硅大功率器件的批量生產,在以美、歐、日為主導的半導體領域形成突破。業內專家指出,這一突破有望緩解中國的能源危機。據證券日報報道,泰科天潤半導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G2S06010碳化硅肖特基二極管產品鑒定會暨新產品信息發布會20日在北京舉行。鑒定委員會認為該公司的量產工藝方法、產品性能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據悉,經過兩年攻關,泰科天潤研發的碳化硅肖特基二極管多個產品已成功量產,產品涵蓋600V—3300V等中高壓范圍。其中,600V/10A、1200V/20A等產品成品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總經理陳彤介紹,利用碳化硅單晶襯底和外延材料制作的電力電子器件可以在高電壓、大電流、高頻率環境下工作,“與傳統的硅器件相比,碳化硅電力芯片能夠大幅度減少電力設備體積和重量,能大幅降低各項設備系統的整體成本并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數據表明,屬于“寬禁帶”的第三代半導體的碳化硅,大功率在降低自身功耗的同時,提高系統其他部件的功效,可節能20%至90%。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力電子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肖向鋒指出,這一成果對于煤炭、石油等資源越發緊缺的中國具有現實意義。
“為應對能源危機,國家提出節能減排,電能的輸送、分配都離不開電力電子技術”,肖向鋒解釋說,現有的電子技術基于半導體硅材料器件,但受制于硅材料的物理性能,器件功耗大。碳化硅器件的研發、生產無疑可解“燃眉之急”。
“我國功率器件產業整體落后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關鍵技術裝備基本依賴國外”,陳彤在受訪時說,但在第三代半導體器件方面,國內研究機構和企業已有趕超之勢。
他認為這得益于政府導向,國家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以及科技支撐計劃能源領域在2014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中指明,要開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關鍵技術、器件制備及研制電力電子芯片和器件等科研計劃。他們的“碳化硅電力電子器件產業化投資項目”也已被北京市海淀區向市科委推薦,申報“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培育”專項資金。
肖向鋒亦提出三點要求,“提高自己團隊的技術水平,提高研發能力,健全生產線”。他希望以此為契機,將預計達千億元規模的中國碳化硅器件產業做起來。
A股主要涉及碳化硅概念上市公司:新大新材(300080,股吧)、東方鉭業(000962,股吧)、天富熱電(600509,股吧)值得關注。
新大新材
公司從事碳化硅粉體材料生產,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核心產品為為高純度、超精細的綠碳化硅微粉,是光伏產業、半導體芯片產業的專用切割刃料,同時還廣泛應用于工程陶瓷、耐火材料和寶石玉器等領域。公司研發的碳化硅精密陶瓷制品具有耐磨損、抗高溫等特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
另外,公司新控股股東平煤神馬注入的易成新材料,也是主營碳化硅精細微粉,并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碳化硅精細微粉工業園區,生產的多種規格產品,可以滿足國內外不同客戶需求。
天富熱電
公司是國內規模化生產碳化硅晶片的企業,通過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北京天科合達藍光半導體有限公司,天富熱電持股40.8%。天科合達專業從事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晶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已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碳化硅晶體生長爐和碳化硅晶體生長、加工技術和專業設備。同時,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碳化硅晶片生產線,成為全球碳化硅晶片的主要供應商,其相關專利技術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東方鉭業
公司主要從鉭鈮及其合金制品,碳化硅業務占比約10%左右。公司表示,目前正在積極關注3D打印新材料的研究進展情況。另外,按照經營策略,“十二五”期間,公司除了重點發展傳統鉭鈮鈹產品外,還將側重發展碳化硅業務,做大做強太陽能光伏材料產業。
同時,積極發展鈦及鈦合金加工材,和鋰離子正極材料,并適時介入重要且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高溫合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