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天,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獲悉,為客觀反映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國家統計局利用企業“一套表”平臺,通過聯網直報的方式,對30.8萬家企業的電子商務情況進行了調查...
昨天,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獲悉,為客觀反映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國家統計局利用企業“一套表”平臺,通過聯網直報的方式,對30.8萬家企業的電子商務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電子商務呈快速發展態勢,交易金額不斷擴大,電子商務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但電子商務在地區間、行業間發展不平衡,有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不到一成,未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巨大。我國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17.6%,但參與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企業不到一成。2012年,調查的30.8萬家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為28825.2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在調查的30.8萬家企業中,有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企業僅為22573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7.3%。其中,既有電子商務銷售又有電子商務采購的企業9577家,占42.4%;只有電子商務銷售的企業5331家,只有電子商務采購的企業7665家。調查顯示,我國電子商務交易快速發展,但開展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企業在調查企業中所占比重尚不到一成,電子商務在我國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提升空間。
從分地區來看,2012年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不平衡,東南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電子商務規模較大,發展速度快,而中、西部地區則剛剛起步。據調查,企業電子商務最活躍的是廣東省,其次是江蘇、北京、山東、上海、浙江,這六個省、市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一半以上,達64.5%。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這項調查報告顯示,電子商務交易活動已經廣泛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 2012年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最大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其次是批發業、汽車制造業、煙草制品業。電子商務改變了企業的經營模式,降低了企業交易費用和經營成本。從2012年電子商務銷售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看,批發和零售業占比最高;其次是教育、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電子商務拓展了企業的銷售渠道。企業通過網絡了解市場信息,利用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直接將產品提供給消費者,大大減少了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