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加快江西省船舶工業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提高產業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江西省日前出臺了《船舶工業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工作方案(2013-2015)》。2015年底全行業實...
為加快江西省船舶工業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提高產業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江西省日前出臺了《船舶工業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工作方案(2013-2015)》。 2015年底全行業實現年總產值150億元
江西船舶業歷史悠久,技術工藝比較成熟,部分產品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擁有一大批造修船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勞動力資源豐富,比較優勢較為突出。同時,江西省水路暢通。《方案》提出,充分利用江西擁有152公里長江岸線、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全省水路暢通的基礎,重點發展2萬噸以下化學品船、重吊船、多用途散貨船、成品油船、1000標箱集裝箱船、大馬力拖輪、內河運輸船、小型豪華游艇、高技術含量賽艇等。
鼓勵研發綠色船舶,推廣和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推進內河船舶氣體燃料動力改造等。鼓勵利用現有造船設施發展修船、船舶中間產品和非船產品。堅持創新驅動、提高競爭的原則。推進技術創新,全面滿足國際新規范、新公約、新標準的要求,提高船舶設計制造水平,增強產品競爭力,穩定市場份額。到2015年底,全行業實現年總產值150億元,出口創匯15億美元;實現年造船完工量180萬載重噸,主營收入120億元;船舶配套產品主營收入30億元。
打造三大船舶產業基地 加強造船企業生產準入管理
《方案》指出,要按照產業集聚、規模發展、優化結構的要求,是打造九江中小船舶制造產業基地,在已形成200萬載重噸造船能力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規模化發展,提升骨干船舶企業綜合競爭力和行業集中度;打造九江船舶零部件產業基地,積極推進中船九江公司“兩區一中心”(導航與電子類產品研制產業園高端船舶及海工裝備配套設備產業園、研發與工程技術中心)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盡快形成效益;打造商昌豪華游艇制造產業基地,積極引進上下游生產企業,形成年產100艘游艇生產能力。
此外,要加強造船企業生產準入管理,實行船舶生產企業生產條件評價制度,對現有船舶生產企業進行生產條件分級分類評定。要加快船舶配套產業發展,提升關鍵配套設備的供應能力和技術水平,重點發展船用鋼板、船用導航儀器儀表、船用消防滅火裝置、船用防火門、巖棉板、衛生單元、船用小功率主機和輔機等。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緊緊抓住國家鼓勵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的機遇,以現有的海洋石油平臺供給船、環保船為基礎,通過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逐步延伸到海洋工程其它技術裝備領域。
支持省內院校和企業聯合培養船舶產業相關專業人才
《方案》鼓勵船舶企業加快科技創新,明確船舶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 150%攤銷。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船舶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在安排科技、企業技術改造等專項資金時,要按照“扶優、扶強、扶精、限劣”原則,支持骨干船舶企業建立現代化造船模式,開展現代造船技術與基礎共性技術研究,實施企業兼并重組后進行的技術改造、船舶工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及發展船配產業。同時,鼓勵船舶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技術改造,鼓勵開展船舶買方信貸業務,加大信貸金融支持,鼓勵船舶企業與國內外研究機構、產業集群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支持省內院校和企業聯合培養船舶產業相關專業人才,重點引進船舶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