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0年前,在祖國的中原腹地,一座大型砂輪廠在河南鄭州開始籌建,它的建設承載著國計民生的大計,堪稱我國磨料磨具工業的一座里程碑。在二砂建設和發展中,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親切關懷...
60年前,在祖國的中原腹地,一座大型砂輪廠在河南鄭州開始籌建,它的建設承載著國計民生的大計,堪稱我國磨料磨具工業的一座里程碑。在二砂建設和發展中,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親切關懷,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到廠區視察工作。
60年前,他們風華正茂,滿腔熱忱,從祖國的四面八方相聚在當時還是滿目荒涼的“402信箱”建設工地,與成百上千的建設者們一道出力流汗,艱苦創業,用勤勞和智慧,一手建起了這個曾經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當今仍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磨料磨具企業。

60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20后、30后們,經歷滄桑歲月,如今已是滿頭銀發,步履蹣跚。但是當得知要召開“廠慶60周年”座談會時,他們不辭辛苦,紛紛打著公交、拄著拐杖趕了過來,原本還算寬松的老干部棋牌活動室坐滿了人。90高齡的老廠長元寬樂、離休老干部余志堅、任建彬、羅世昌、劉秀傳,退休老干部閆俊臣、王軍凱、姚啟文、陳宗全、 趙百祥、楊全德、胡水聚、李耀良、劉少左、孫忠義、陳錦奎、曹 銓、佟乃勤、陸涂根、樊德來、張德蘭、徐素云等,這些“永遠的白鴿人”相聚在一起,共同回憶艱苦創業的歷程、白鴿騰飛的輝煌,對白鴿重新崛起再創輝煌表達了衷心的希望。
神秘的“402廠”
這些已經離退休的老一輩白鴿人,講起當年建廠的經歷,仍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塵封的歷史畫卷在他們的追憶中徐徐展開。
原二砂勞資處處長姚啟文說;“二砂是1953年籌建的。當時也是二戰結束以后,我們國家剛剛解放,急需發展自己的產業,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砂輪是整個機械工業的牙齒,磨料磨具是建造大型機械必不可缺的,所以興建一個大型砂輪廠至關重要。二砂就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重點工程之一。我是從沈陽調到二砂的,初來時領導只給了一個鄭州的地址,什么名字都沒說,只透漏是402廠(保密廠)、很神秘。二砂的創建為全國甚至世界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國內各種機械設備、飛機、軍艦的制造用的都是二砂的砂輪,我們與很多國家都有出口貿易。白鴿商標是二砂第二任廠長王津主持確定的。以后二砂能發展到什么程度我無法預測,但我希望她能飛得更高。”

原二砂勞資處處長姚啟文
二砂是我永遠的驕傲
一輩子為“白鴿”質量把關的原質量處處長佟乃勤說“二砂風風雨雨六十年了。在這六十年里,有過十分輝煌的成績,對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我們廠的產品質量在磨料磨具行業絕對是一流的,現在亦是如此。當年廠里生產的1米6大砂輪,技術之先進,令很多人都嘆服,直到現在這項技術仍是很多廠家都望塵莫及的。當年國家的遠洋貨輪、軍艦、飛機發動機的葉片,如果沒有我們的磨料磨具、沒有1米6的砂輪磨曲軸,根本就生產不出來。二砂的產品很多人求之不得,二砂的磨料磨具,獲得了多項省優、部優。這些產品的申報審批我是全程親自參與見證的,每次都能比較輕松地通過,能做到這一點,是相當不容易的,二砂人付出了很多。作為曾經的二砂人,真是很令人自豪的一件事。我搞質量工作從建廠到退休幾十年,走到哪都以作為二砂人為驕傲!”

原質量處處長佟乃勤
二砂見證了我的成長
原環保分公司經理王軍凱說: “我是五十年前大學畢業分配進的二砂。進廠之前就聽說是國家保密廠,廠子規模大,設備先進等等,心里很憧憬。我的專業是通風除塵,來到廠里看到了那么多當時非常先進的除塵設備,一排排,像導彈發射臺一樣,特別壯觀。對那些設備,無論大小我都要一一檢查。記憶最深的是第一次上四車間檢查設備,那是我們廠最大的廠房,鋸齒形房頂,特別高,兩齒之間只有一米來寬,我第一次上去,很害怕,在工人們的相互幫助下才敢登上去,就這樣慢慢地鍛煉出來。在我的記憶里,二砂的發展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進廠時對那些除塵設備怎么開始、怎么檢修、怎么拆卸,腦子都是一片空白,但經過多次的摸索、探究,這些技術都被我全部掌握了。現在想起來,就像過電影一樣,記憶猶新,那是我們揮灑汗水和工人一起成長的過程,這些場面給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我也希望通過這些回憶,把我們二砂的光榮傳統和艱苦奮斗的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我經常會把這些故事講給我的兒女聽,希望他們無論做什么都能記住艱苦奮斗的傳統。我們這一輩的成長與二砂是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現在我們都已步入耄耋之年,期望等到、也會努力等到白鴿的再次騰飛。”

原環保分公司經理王軍凱
我愛這片土地,如此深沉
原二砂黨委宣傳部曹銓說:我這一輩子跟二砂感情很深,家里兩代人都在二砂,現在女兒在二砂也都快退休了,老伴也是在53年都來到了廠里。二砂就像親人一樣。

原二砂黨委宣傳部曹銓
原精磨分廠廠長陳宗全說:“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和很大一批不在這兒的,都好好回憶回憶我們曾走過的道路,不要忘記我們是白鴿人,不管是曾經的二砂還是現在的白鴿,我們都曾在這片土地上流過汗流過血,我們不應該忘記。”“看了廠慶60周年短片,心里五味雜陳。白鴿這六十年,一直起伏不定,有高興的、也有痛苦的,有發展興旺的,也有停滯衰弱的,這些發展我們都歷歷在目。在座的各位曾經都是意氣風發的小伙和年輕漂亮的姑娘,經歲月打磨,現在都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我們把希望寄托于現在白鴿的年輕一代,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見白鴿再次騰飛。”

原精磨分廠廠長陳宗全
繼承白鴿精神,再創白鴿輝煌
老廠長元寬樂在座談會開場講話就說:“二砂沒了,白鴿還在。如今白鴿集團在重新啟動發展,希望白鴿這一代職工,能夠再次行動起來,發揚白鴿的創業精神,用新的理想、新的措施、新的發展,把白鴿集團辦得有聲有色,發揚光大。”

老廠長元寬樂
原供應處處長胡水聚說:二砂曾經在中國、在亞洲都是一流的,她興旺時大家都很高興。我們這一代的老年人,都是不吃飯不睡覺把青春與時間貢獻給了二砂,想起過去大家一起奮斗的日子很激動。我們希望二砂的老底子搬遷之后,能夠重新開花結果。
原組織部部長李耀良說:二砂有艱苦奮斗時期:建廠時期;有輝煌時期:建廠三十年:也有傷心時期。作為老的二砂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二砂不倒。
原廠工會副主席樊德來說:“這六十年,二砂走得確實不容易,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猶記得二砂最輝煌時的三十年廠慶時在中原開的慶祝大會,全廠上上下下包括職工家屬都一同歡慶,場景一片沸騰,那種高興用語言都無法形容。現在白鴿六十周年慶,重新來回憶二砂的歷史,感到過去的輝煌應該繼續發揚。回憶歷史是為了繼承和發展,把過去好的繼承、與時俱進,使二砂能夠重新崛起,使我們這些老同志能夠重新看到二砂的新發展和新希望。我作為一位工會工作者,感到我們歷屆領導,以人為本,把職工放在心上,這是搞好企業的根本。希望白鴿在新的契機下創新發展,再創輝煌。”

本次座談會于8月22日召開,中國涂附磨具網總經理劉金昌攜記者參加了會議,白鴿集團老干部部副部長閆麗娜主持了座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