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來接連發生的汽車質量事件,使中國汽車行業彌漫著一種緊張氣氛且至今未散去。不過,4月11日公布的一季度產銷數據,為車企增添了信心。■單月產銷現歷史新高鑒于微增長已成定勢的判斷以...
今年以來接連發生的汽車質量事件,使中國汽車行業彌漫著一種緊張氣氛且至今未散去。不過,4月11日公布的一季度產銷數據,為車企增添了信心。■單月產銷現歷史新高
鑒于微增長已成定勢的判斷以及年初以來霧霾、限行、限購等各項因素的影響,加上1~2月的市場表現,人們普遍對2013年車市走向持謹慎觀望態度。當3月成績出爐時,很多人頗感欣喜。3月的良好表現,也拉高了一季度的車市總成績。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3月全國汽車產銷雙雙超過200萬輛,創出歷史新高。當月汽車生產208.52萬輛,環比增54.76%,同比增10.88%;銷售203.51萬輛,環比增50.22%,同比增10.69%。其中,乘用車生產165.70萬輛,環比增49.95%,同比增13.82%;銷售158.55萬輛,環比增42.60%,同比增13.25%。商用車的情況也很亮眼:生產42.82萬輛,環比增76.68%,同比增0.81%;銷售44.96萬輛,環比增85.15%,同比增2.51%。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存在春節時間靠后等特殊因素,因此3月產銷環比均呈現大幅增長。很多廠家利用春節長假為將上市新車型進行生產設備改造或調整,為節后試生產和產能爬坡做準備,加上3、4月本就是傳統新車上市旺季,因此3月出現銷售小高峰也屬正常。
■首季“開門紅”提振士氣
在3月高銷量的拉動下,一季度呈現出“開門紅”之勢。數據顯示,一季度國產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39.71萬輛和542.45萬輛,同比增長12.81%和13.18%。對于這個成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給出的評價是:總體表現好于預期,為穩定全年產銷局勢奠定了良好基礎。從細分市場來看,在乘用車四大類品種中,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車(轎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產銷均呈現較快增長。多功能乘用車(MPV)由于車型調整,低端MPV品種占比明顯加大,從而帶動產銷呈高速增長;交叉型乘用車產銷表現不佳,主要受部分車型調至MPV品類的影響。在商用車主要品類中,五大類商用車品種產銷均呈現增長,其中半掛牽引車產銷增速均超過100%,表現更為突出;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非完整車輛與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有所下降,其他品種呈小幅增長。整體回暖之勢也讓不少商用車企業心情好轉。
“近兩年商用車市場的不景氣讓我們感覺很沮喪。現在市場終于呈現觸底反彈之勢且出現一些利好因素,我們信心增強了,正摩拳擦掌,準備拼它一場呢。”一位重卡企業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陸續公布的上市車企3月及一季度銷售業績情況來看,包括江淮汽車、上汽集團、長安汽車等在內的多家上市車企,今年以來銷售情況表現良好。值得一提的是,同悅車身銹蝕事件以及長安CS35召回事件并未給兩家企業帶來明顯影響。前者銷量大幅提升,后者盈利增幅明顯。
■全年有望實現平穩增長
一季度車市的良好表現,為行業增添了信心。不少車企負責人對于今年車市走向作出樂觀評價。具體而言,多數人認為,全年乘用車市場銷量總體實現兩位數增長并不難;商用車市場尤其是載貨車市場銷量或將明顯回升。在4月11日的數據發布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重申了今年我國汽車市場需求2080萬輛、產量2065萬輛,實現平穩增長的預測。
當然,一年剛剛過去四分之一,此時若要對全年走勢作出準確判斷為時過早。有專家認為,3月銷量的小高峰,不排除一些車企清庫而產生假象的可能。此外,當前汽車市場面臨的局勢日趨復雜,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消費環境,不確定性都在增多,過早作出樂觀判斷還不現實。對于市場走向,還需密切觀察。
對于汽車企業來說,他們的心態也更沉穩、務實了。一些企業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管市場發生怎樣的變化,企業最根本的是要做好產品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