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日省經信委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我省汽車制造業發展迅速,實現工業總產值1039.65億元;與去年相較,提前兩月實現產銷破千億元大關。整車制造成為拉動行業增長的主要引擎,實現工業總產值416.33億元,同比增長53.05%;銷售收入453.25億元,同比增長78.23%。
“1至10月,‘成都造’汽車整車數量已經突破29.2萬臺,每日生產的汽車已經從年初的579臺增加到1328臺,平均每分鐘的產量已經超過了0.91臺。”昨日,成都市龍泉驛區正式通報了1至10月龍泉經濟運行情況報告。“成都造”汽車成為最大的亮點。截至11月,整車產量已達33.4萬臺,今年內將實現每分鐘生產一輛汽車。
產業倍增
前十月龍泉整車生產突破29.2萬臺
“今年1至10月,龍泉(成都經開區)汽車制造產業快速崛起,產能迅速釋放,率先實現了產業倍增。”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微博)記者采訪時,成都經開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龍泉(成都經開區)的汽車產能已經進入了快速釋放期。
統計顯示,1至10月,龍泉驛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343.95億元,增長21.7%。隨著一汽大眾、沃爾沃、吉利汽車等知名品牌整車生產企業在龍泉聚集發展,龍泉汽車產業快速崛起:2012年1至10月生產整車(整機)29.2萬臺,增長147%;完成增加值198億元,增長78.5%,汽車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569.4億元,增長26%。
“汽車產業已經成長為當前龍泉工業發展中增長最快的行業。”該負責人就此分析:截至昨晚,11月最新的數據已經出臺,“成都造”汽車今年已經突破了33.4萬臺,占到了整個成都汽車整車產量的96%以上。以截至10月的統計數據計算,每天“成都造”汽車的產量已經達到了1328臺。這就意味著,每分鐘生產的“成都造”汽車已經超過了0.91臺。隨著12月的數據進一步增加,今年內,“成都造”汽車將肯定實現每分鐘一臺。
最新進展
沃爾沃S60L明年試生產明年量產一汽大眾發動機
此前在成都召開的“2012年全球汽車論壇”上,成都市經信委副主任吳安平稱,沃爾沃成都工廠已經基本完成建設,年底即可開始試生產,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審批手續;到明年10月,則可以正式量產首款新車S60L。
“成都造”汽車的迅速崛起,備受關注的沃爾沃等重大汽車產業項目又取得了哪些進展?針對這些眾所關注的問題,昨日,成都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明 確作出了回應。
一汽大眾方面,從今年7月份開始就實現了量產,總產能超過了10萬臺,銷售收入突破了百億元;今年10月產能就突破了20萬臺,銷售收入接近200億元。一汽大眾發動機,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明年下半年會釋放產能,產量將大幅增長。
成都高原汽車方面,今年一直處于試生產階段;6月份累計產量突破了1萬臺,今年9月實現了量產,單月產能達到了4000臺。預計明年將進入正常生產期。
而倍受關注的沃爾沃成都工廠,今年一年都處于建設期,預計明年下半年將進入試生產階段,正常投產應該在后年。
“我們今年的汽車整車總產能保守估計為35萬臺,樂觀估計可達37萬臺。”昨晚,龍泉驛區發改局公布的最新目標顯示:今年,龍泉驛區將大力實施一汽戰略,全力服務重點企業,力爭一汽大眾實現整車生產24.6萬臺、一汽豐田4萬臺、大運汽車1.8萬臺、吉利高原3.5萬臺,確保全年35萬臺整車產量實現,力爭實現全年汽車產業主營收入達到1000億元。
產業拉動
龍泉驛區GDP總量在成都的排位躍升至第五
汽車產業的迅速崛起,拉動著龍泉驛區的經濟發展。在多項經濟指標中,龍泉驛區的增幅都位居第一,在全成都繼續保持領先。
“今年,地區生產總值排位快速拉升。從全市看,1-9月,龍泉驛區GDP總量在成都市的排位,由原來的第七位躍升至第五位,與排名第四的武侯區僅差13.7億元。”昨日,龍泉驛區統計局副局長黃旭東還在報告中作出了橫向對比:從二圈層看,1—9月,龍泉驛(微博)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繼續位居第二,與首位雙流縣的差距僅為44.9億元,比2011年同期的84.1億元顯著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