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料
2010年,美國和加拿大的磨料生產商不斷承受來自進口成本和制造成本持續上漲的雙重壓力。來自國外競爭(尤其是中國)的日益激烈,不斷削弱北美陶瓷原料的生產。美國磨料市場也因此深受制造業的影響。2009年,美國制造行業的經濟衰退導致了美國磨料加工業的下降。但對于磨料的消費卻是明顯降低,這在航空航天、汽車、家具、住房和鋼鐵行業表現尤為明顯。
美國磨料市場同時也深受經濟與技術發展趨勢的影響。隨著世界經濟從2010年本文轉載于華夏陶瓷網全球經濟衰退中的緩慢復蘇,磨料的生產和消費也呈緩慢增長態勢。
2010年美國和加拿大普通級熔融氧化鋁的產值約為192萬美元,產量持平于10,000噸。進口則增長了164.8%,高達170,000噸;而出口僅增長54.5%,為19,000噸。
2010年美國和加拿大碳化硅的產量為35,000噸,產值約2,640萬美元。進口增長了79.5%,高達140,000噸;而出口僅增長62.5%,為150,000噸。
礬土和氧化鋁
據全球工業分析,到2015年,礬土全球市場需求預計將達到191.7公噸,而氧化鋁全球市場需求量預計將達到70.3公噸,非冶金鋁土礦和氧化鋁的主要市場為耐火材料領域和磨料領域。其他應用領域包括鋁質水泥、化學品和支撐劑、高性能材料等行業對礬土和氧化鋁的需求也將是影響礬土和氧化鋁未來市場的重要因素。阻燃劑領域對氫氧化鋁的需求以及電子陶瓷、生物陶瓷行業對煅燒氧化鋁的需求預計在未來幾年將呈顯著增長態勢。
國際鋁業協會及中國業內統計數據表明:2010年全球氧化鋁的產量較之2009年提高了14%。2010年全球礬土產量較之2009年提高了6%。其增長的部分主要源于澳大利亞、巴西,幾內亞、印度、牙買加等國家是重新開放的。
2010年,美國礬土的進口消費量增長了16.5%,達9.1公噸;而出口增長了87%,達43,000噸。氧化鋁進口減少了10.2%,為1.7公噸;而出口增長了79.7%,為1.7公噸。
硼礦
2010年,美國硼礦消耗的領域分布情況為:玻璃與陶瓷行業占78%;肥皂、洗滌劑和漂白劑行業占4%;農業占4%;琺瑯和釉料行業占3%;其他行業占11%。盡管全球經濟的萎靡不振,對諸如建筑行業和汽車行業產生了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了硼礦消耗需求的減少,但2010年全球經濟的復蘇促成了硼礦生產和消耗的穩步增長。
纖維玻璃生產對硼礦的需求預計到2012年將按2.3%的年增長率增長。到2012年,高科技纖維玻璃行業(如電子產品和風力渦輪機)對硼礦的消耗量北美有望增長10%,歐洲有望增長13%。對硼酸的需求領域預計將慢慢由洗滌劑和肥皂行業轉向玻璃和陶瓷行業。
粘土
來自美國39個州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粘土和頁巖的生產消耗增加了9.5%,達23公噸。出售或消耗約為27公噸,價值15億美元。粘土的主要消耗領域及分布情況大致如下:
(1)地磚和墻磚:36%;衛生瓷:22%;其他:42%。
(2)膨潤土吸附劑:25%;鉆井泥漿:19%;鑄造砂粘劑:17%;鐵礦石球:12%;其他用途:27%。
(3)普通粘土磚:50%;輕質骨料:25%;水泥:16%;其他用途:9%。
(4)耐火粘土、重粘土產品:38%;耐火制品及其他用途:62%。
(5)純土吸附劑:74%;其他用途:26%。
(6)高嶺紙:58%;其他用途:42%。
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2010年各行業對粘土的需求有所增長。商業用房和私有住房建筑的略微增長導致了球粘土和普通粘土銷售的增長。石油鉆探、鑄造和鐵礦石行業需求的增長導致了膨潤土銷售量的增長。純粘土和高嶺土銷售的增長主要體現在出口量的增長上。
長石
研究表明:長石全球終端用戶市場需求有所增長,尤其在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更為明顯。亞太地區長石消耗預計每年增長3%,而歐洲陶瓷工業用長石消耗呈高速增長。全球長石行業面臨的挑戰來自運輸成本增加、天然氣和燃油價格的上漲。此外,玻璃行業對長石的需求預計在未來五年將有所下降。這也是長石行業面臨的另一挑戰。
2010年,美國長石產值約3,600萬美元。對口銷售的產量增加了3.6%,達570,000噸;而進口消費則維持在2,000噸;出口增長了62.5%,達13,000噸。
2010年長石消費較之2009年增長了2.9%,達560,000噸。玻璃行業對長石的消耗占終端消耗的70%;陶瓷行業和其他行業共占30%。玻璃行業對長石的利用主要表現在玻璃容器的制造領域。盡管在某些領域(諸如嬰兒食品、果汁、礦泉水和白酒)也面臨從中國進口更為廉價的容器之壓力,但玻璃容器制造業仍保持適度穩步發展態勢。
受房產業萎靡不振的影響,瓷磚和衛生瓷行業對長石的需求市場低迷。應歐洲陶瓷制造商的請求,歐盟已著手對從中國進口的瓷磚進行反傾銷調查,以判斷中國進口是否造成了對歐盟瓷磚產業的傷害。
稀土
羅斯基爾信息服務公司稱:2011年全球稀土供應中94%源于中國,其余的6%主要源于俄羅斯和美國。至2015年,全球稀土供應中除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所占比例將超過25%。而且到2020年,該比例可能還會有所提高。
盡管2009年全球稀土市場低迷,但2005~2010年全球稀土需求仍以5%的年增長率增長,據分析,中國稀土需求增長將更快,以11%的年增長率遞增。目前中國稀土需求占全球稀土需求總量的70%,2010年約為125,000噸。同期,其他國家稀土消費以近4%的年降低率遞減。稀土消費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受經濟衰退的影響,但同時也是受了中國下游加工量增加和出口配額收緊的影響。
據弗里多尼亞集團分析:到2015年全球稀土需求預計將以7.1%的年增長率遞增至180,000噸(如表1所示)。以美元計算,銷售額有望從2010年的30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92億美元,超過三倍之多。
2010年美國精加工稀土進口值約為1.61億美元,較之2009年1.13億美元有所增長。數據表明:2009年稀土消耗的終端領域分布情況依次是:化工催化劑,占22%;冶金應用和合金,占21%;石油精煉催化劑,占14%;汽車催化轉換器,占13%;玻璃拋光和陶瓷,占9%;電腦顯示器用稀土熒光粉、照明設備、雷達、電視及X射線增感膠片,占8%;永磁,占7%;電子,占3%;其他,占3%。
鋯
2010年,美國進口鋯礦砂及其精礦(氧化鋯含量)增加了23.8%,達11,600噸;而進口氧化鋯則減少了15.7%,達2,370噸。出口鋯礦砂及其精礦增長了32.3%,達34,000噸,而氧化鋯的出口則增加了100.3%,達6,110噸。
2010年,硅酸鋯(鋯石)的全球消費量強勁反彈,達到1,330公噸。根據羅斯基爾信息服務公司統計:近十年來,全球硅酸鋯消費的增長主要來自陶瓷和化工行業,年增長率分別為4.1%和7.5%。全球硅酸鋯消費總量年增長率為2.6%。目前中國硅酸鋯的消費占全球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亞洲總消費占全球總消費量的2/3。其他主要陶瓷生產國,如西班牙和意大利原文出處是華夏陶瓷網,也是硅酸鋯的消費大國。
自本世紀初以來,鋯石的生產增長一直滯后于它的消費增長。但自2004~2006年期間鋯石價格的近乎翻番上漲,使得人們對鋯石生產開始加以重視。一直以來,鋯石作為鈦礦物提取的副產品,在產量上受鈦礦需求的制約。現在許多地區,如:維多利亞及南澳地區開始投資開采鋯石。
隨著中國陶瓷業和化工業的不斷發展,未來鋯石的需求預計將以5.4%的年增長率增長。而西方市場對鋯石需求(尤其是來自陶瓷行業)的復蘇預計仍將持續很長時間。受鋯石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很多行業可能轉向尋求其他替代品,因此,未來其他行業對鋯石的需求增長預計可能性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