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2年初以來,歐債危機繼續發酵,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動蕩,經濟復蘇道路曲折,區域動蕩此起彼伏,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國內經濟增速顯著回落,鋼鐵市場上漲乏力,房地產調控的溢出效應對鋼...
2012年初以來,歐債危機繼續發酵,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動蕩,經濟復蘇道路曲折,區域動蕩此起彼伏,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國內經濟增速顯著回落,鋼鐵市場上漲乏力,房地產調控的溢出效應對鋼鐵市場走勢形成明顯的影響,現階段的鋼鐵行業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突出特點。
特點一:供給面來看,不僅僅是中國的過剩,全球鋼鐵業的產能都存在過剩。世界鋼鐵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5月份全球鋼鐵產能利用率為79.6%,在最近4個月中,總體維持在80%的產能利用水平,說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鋼鐵產能也是過剩的。譬如,5月份62個主要產鋼國的產量為1.31億噸,按照全球產量和產能利用率估算全球62個主要產鋼國的產能為19.5億噸,除去中國的9億噸產能,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粗鋼產能為10.5億噸(大體估算月產能為0.875億噸),考慮中國5月份0.612億噸產量,除去中國的其他產量為0.698億噸,可以得出海外的產能利用率也只有79.8%!也存在產能過剩的局面。
特點二:需求面來看,國內前期大規模投資提前透支了鋼鐵的消費,疲軟在所難免。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內推出了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投資項目雨后春筍般地在全國大地鋪開,貨幣增速也創歷史新高。以反映鋼鐵需求的主要指標之一固定資產投資為例,2009年增速接近30%,比前期高點的2003年高出3個百分點。分階段來看,1995-2002年,屬于固投低速增長階段,年均12%;而在2003-2011年的9年間,年均增長25%,上升13個百分點,增長迅猛。2010年后,增速大幅回落,鋼鐵等相關行業首當其沖,前期的產能大規模擴張,需求卻難以匹配。
特點三:上半年鋼鐵出口雖超預期,但隱憂仍存;“以產抵進”,貿易品種兩極分化。2012年前5月,我國出口鋼材2200萬噸,同比增長9.8%,高于同期國內外貿出口增速。進口鋼材580萬噸,同比下降14.3%。在國內供給日趨增大的情形下,鋼鐵生產和貿易企業加大出口,降低進口,“以進抵產”。但隨著國外形勢惡化,國內外價差縮小,各國貿易保護盛行,全年出口形勢不容樂觀。貿易品種兩極分化,鋼鐵企業“以產低進”,前5月,彩涂板累計出口23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5.8萬噸;無縫管亦增加25萬噸。進口方面,冷軋薄板進口比去年同期減少11萬噸,冷軋薄寬帶減少24.7萬噸,中厚寬鋼帶減少9.8萬噸,鍍層板減少22.9萬噸。
特點四:粗鋼產量離峰值很近,整體處于“S”型生長曲線的弧頂區域。中國的鋼鐵工業在過去的30年中,尤其是進入本世紀以來,信息化,國際化,工業化,城市化,取得了空前的大發展,2008金融危機以后,中國采取的空前的刺激政策,對鋼鐵行業產生了強烈的拉動,又使鋼鐵工業的發展規模和產量達到了絕對大的數量級。考慮到現階段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水平和程度,特別是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非整體推進式的現實國情,鋼產量仍處增長期,但是由于基數巨大,其增速會較前期大幅放緩,且距峰值可能很近。鋼鐵工業整體運行處在“S”型生長曲線的弧頂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