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將至,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有所攀升,北京、上海等城市已提早步入了三十五攝氏度的高溫,用電負荷快速攀升。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夏我國缺電情況將更為嚴重,拉閘限電的范圍可能擴大,很多企業將陷入用電荒。這無疑對國家提出的 “穩增長”政策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電荒將至
每年的夏季用電高峰,很多城市都出現了拉閘限電的情況,今年或許也不例外。
浙江省作為一個工業發達、用電較多的省份,那里的電荒問題一直很嚴重。據2011年國家電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數據顯示,該省在七月份統調用電負荷達到4615.8萬千瓦,電力供需形勢趨緊。為緩解電荒,有序用電工作協調小組決定啟動錯避高峰100萬千瓦,解決企業用電問題。
除華東地區外,中部一些地區的用電量也創下入夏峰值。來自國家電網網站的消息顯示,湖南株洲、益陽用電量近日均達到入夏以來最大值。其中,去年7月份,益陽電網用電負荷達到創歷史新高的890.31萬千瓦。湖南省電力公司發出限電通知,全省將限電100萬千瓦。面對用電偏緊的狀況,株洲市電業局也對一些高能耗、高排放、低產出的企業下發了限電通知,通過錯峰用電、拉閘限電等措施合理“迎峰度夏”。
2011年的電荒問題,今年也將面臨。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監察質量部主任尹昌新表示:在“未出現持續極端高溫天氣,來水正常”的情況下,公司經營區域電力缺口將在2500萬千瓦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如果迎峰度夏期間出現“全國大面積、持續極端高溫天氣以及來水偏枯”的情況,電力缺口將會超過去年,達到3700萬千瓦。
此外,國家電網還稱,今年6~9月期間,由其供電的26個省份的全社會用電量將同比增長9.3%,略高于全年6%~8%的平均水平,最大用電負荷同比增長11.3%。
多個行業受波及
實際上,限電已對多個行業造成了影響。據了解,2011年的限電對山東濱州惠民縣各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了很大影響。華潤紡織公司是一家以紡織為主的公司,受限電影響,產值月平均減少200萬元左右,月產值平均下降11%左右。同行業的新橋鵬飛紡織公司在限電后,實際每月產量減產1/2,每月減少產值150萬元左右。同時基德織業公司1/4產量受到影響,每月約合產值減少330萬元左右。
河北一家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廠家,也因限電月產值減少約270萬元,企業從生產進度上受到了影響,工人不適應大夜班工作。
農副產品深加工行業的美孚德食品公司,由于受限電影響,當月完成960噸訂單產品中的700噸,200多噸訂單未完成。
有專家指出,企業限電勢必會帶來產能的短缺,而因為出現供給短缺會推動產品價格上漲,最終會形成“以價補量”現象。同時,因鋼鐵行業用電大致占全部用電需求的12.7%所以對于限電鋼鐵行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而化工產品用電占全社會用電量的8%左右,在行業開工率受到明顯抑制,需求不出現大幅度下滑的情況下,電荒會推升化工品價格。
專家:加快電力市場改革才能實現“穩增長”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要實現‘穩增長’,最終的解決方法還是要解決煤電矛盾,這也是政府今后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火力發電占到去社會發電量的80%,只要稍微一出差錯肯定缺電。因此,煤和電的矛盾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是我國主要的能源矛盾,而火電則是能源矛盾的關鍵點,是否能保證能源供應,基本還是靠火電。”
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李建偉也曾分析,解決火電企業的困境的根本辦法是加快電力市場化改革。政府一味地用行政干預的辦法管理經濟是有問題的,能源價格人為地壓低(包括煤炭的價格)不利于能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轉型發展。目前越演越烈的煤電矛盾一定程度上就是電力市場化改革嚴重滯后和政府過度干預經濟造成的,呼吁以電價改革為核心的電力市場化改革要積極推進。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在全國將“穩增長”作為今年的首要經濟任務時,企業產量的“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要讓企業的產量有一個穩定性的增長,勢必得有一個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首要解決的就是電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