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地處河南的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第六設計院在該集團乃至全國眾多的工業設計院中異軍突起,其市場份額、核心競爭力、人才規模層次、經濟實力等衡量設計院綜合水平的主要指標在同業中均遙遙領...
近年來,地處河南的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第六設計院在該集團乃至全國眾多的工業設計院中異軍突起,其市場份額、核心競爭力、人才規模層次、經濟實力等衡量設計院綜合水平的主要指標在同業中均遙遙領先或名列前茅。以至于中機集團稱其為“六院現象”并派出專人調查解密,以便將該院經驗在全集團推廣。
在地域和資源上并無任何優勢的中機六院為何能夠勢如破竹,連年創造驕人業績并書寫出令人矚目的神奇?近日,記者專程走訪了擔任該院院長(轉企后為董事長)近2 0年,在業內享有盛譽的趙景孔先生。
跨越式的發展勢頭
“這些年來,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經濟快速增長的環境和旺盛的市場需求為我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而我們狠抓市場、人才、管理、核心競爭力和企業文化五大要素則為企業強勢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內生動力。”趙董事長開宗明義點出了六院崛起的根本原因。
的確,六院近年來的發展堪稱震撼。2007年,該院承接設計合同金額僅為4.6億元,2010年即達到18.3億元,2011年進一步提高到25億元,今年的目標為40億元,年均遞增60%;主營業務收入2007年為2.61億元,2010年為5.7億元,2011年達11億元,今年要達到15億元,年均遞增近50%。經濟效益連續8年在中機集團中居第一位。10年前,他們在集團各設計院中還名不見經傳,甚至生存都成為問題,如今,中機六院的業務范圍已涵蓋全國機械行業的20多個門類,成為集團內設計項目最多,涵蓋領域最廣,樣板工程最多,市場份額和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綜合性工業設計院。在機床工具、鑄造、磨料磨具等行業,六院的市場占有率均達90%以上,占有率達60%以上的行業則不勝枚舉。在環保和智能設計方面,六院的水平居全國前列,其智慧工程設計連續兩年在全國性評比中奪得第一名。該院主持制定的《綠色工業建筑評價導則》成為國內外首個業內標準,對我國綠色工業建筑的評價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截止目前,中機六院已先后獲得有關部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獎、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科技企業證書、河南省勘察設計行業杰出貢獻獎等幾十項獎勵。前不久,六院又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授予的甲級綜合資質,這意味著,中機六院的綜合實力已進入全國設計院系統的50強之列。
創新務實的發展理念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事者不足以謀一時。2000年中機六院全面轉企改制后,這個原來習慣于國家撥款撥項目的國有設計院如何生存發展,就成為院長趙景孔時時縈繞于心的首要問題。
搞企業就要靠市場,國家不再撥付的項目和資金要靠市場獲取。市場在哪里?六院首先組織完成了對全國1500多家機械行業企業的調研工作,了解他們各方面的設計需求。趙認為,“抓市場占有率,抓市場拓展,這是企業要做的第一篇大文章,也是企業運營最關鍵的東西。”他們的設想是,全國每個行業、每個地區前10名企業的相關設計工作六院都要參與進去,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經過不斷努力,目前,全國排名前3位的工程機械企業,前10位的煤礦機械企業,前5位的卷煙企業都已成為中機六院的業務合作伙伴。
如何保持已有市場并不斷獲得新市場?通過反復實踐摸索,中機六院提出了“服務是立院之本,創新是興院之道,人才是強院之基”的發展理念。對服務、創新、人才給予高度重視并準確定位,使六院的發展有了明確的指引。
扎實嚴謹的發展舉措
趙景孔告訴記者,中機六院能有今天的發展成就,靠正確的發展思路,但更靠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發展舉措和實際工作。
服務在六院的發展理念中居于首位,也在工作實踐中被六院強調到近似苛刻的程度。在六院,客戶服務不像一般單位主要集中在項目實施后的回訪及解決出現問題,而是貫穿于包括設計前期、設計實施和設計后期的設計工作全過程。院內派出專人每年進行不少于12次的對在建或已建成項目的現場調查訪問,征求客戶意見。所有到現場去的工程技術人員必須帶一張《服務記錄表》,工作結束后,派出人員要如實填寫工作內容和服務情況并由客戶給出評價。凡客戶給出合格評價的,院內還要查一查是真合格還是客戶出于禮貌、客氣、惻隱而給出的人情評價。該《服務記錄表》對所有工程技術人員的考核、升遷、福利等等有重要意義,要想拿到高等級的客戶評價,派出人員只有在服務上狠下功夫。
憑著這樣的服務意識,中機六院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形象,自身品牌價值也得以較大提升。一些重大項目的設計招標,盡管六院的報價高于其它設計院,企業還是愿意選擇六院來承擔設計。
趙景孔認為,設計院的基本工作模式是人腦加電腦,因此人才是設計型企業的重中之重,關鍵的關鍵。唯才是舉、不拘窠臼,是六院用人的基本思路。盡管全院2500多人中不乏工程院院士、設計大師等高端人才,但六院還是將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在了如何促使青年員工脫穎而出,盡快成才上。每位青年員工入職六院,在完成基礎培訓后根據自身特點和志趣做出本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各部門領導參與修改完善,而后制定出該員工的年度培養計劃,人力資源和本部門領導共同督導計劃的實施,完不成直接影響到下年度的上崗。與此相呼應的是六院所有崗位向院內外公開,無論年齡資歷,誰有能力誰上。這種開放、競爭、激勵的人才機制使六院的青年才俊如雨后春筍爭相涌現。記者在六院接觸到許多部門級中層領導都是30來歲的年輕人,他們的激情、活力、才華使記者對六院美好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滿信心。
六院延攬人才的目光并不限于國內。趙景孔認為,只有吸引到世界級的精英人才,才能做出有世界水平的精品工程設計。為此,他準備高薪聘請港澳臺地區及各國(主要是亞洲國家)的設計精英。一旦簽約,這些大師們可不必來六院上班,而是仍舊在他們所處的國家或地區開展工作,信息傳遞和設計作品提交完全通過電腦網絡完成。這樣即提高了效率,又解決了各個國家地區精英們照顧家庭的后顧之憂。目前,首批在香港、臺灣、日本尋覓設計精英的工作已經開始。
當然,趙景孔告訴記者,目前六院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問題仍然是高端人才,特別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水準的高端人才缺乏。新入職的青年盡管許多人擁有學士、碩士乃至博士頭銜,但動手和實際工作能力較差,需院方著力再培養,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應試教育”的弊端。
著眼國際的發展走向
就在六院的國內市場份額節節攀升之時,趙景孔董事長又把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要讓中國的工程設計在世界舞臺上叫響”,是趙深埋心底的一份雄心。2011年,他們通過商務部承接了30多個外國設計項目,主要來自亞非拉等洲的發展中國家。由于六院的設計既秉承長期形成的優質、嚴謹、服務至上的理念,又充分考慮所在國家的國情民情,他們的設計項目在各國廣受歡迎。
六院為印度圣戈班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設計的生產系統融綠色智能節能環保技術于一體,項目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被圣戈班集團授予“最佳設計供應商”榮譽。為蘇丹恩圖曼市設計的職業培訓中心改造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0000㎡,目前是非洲建筑面積最大、投資額最多、涉及內容最廣的項目。為俄羅斯圣彼得堡市設計的康斯坦丁宮國際會議中心占地面積達24.1公頃,主會議廳可同時容納3200人開會,項目建成后將供俄羅斯政府及各大公司舉辦大型國際會議。該項目與相鄰的康斯坦丁宮(俄羅斯總統在當地的官邸)一起成為圣彼得堡市的地標性建筑。
來自河南商丘的趙景孔1977年從南京工學院畢業后就來到中機六院,在這里度過了他的幾乎全部工作年華。趙沒有多少業務愛好,一門心思鋪在工作上。院工會副主席周靈芝告訴記者,趙院長每天都要提前半小時到辦公室,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周末,他也要到辦公室坐一坐,否則就覺得心里不踏實。他勤于思索、勇于創新,講求認真、追求完美,這種風格影響了六院一代又一代員工,使他們形成了強烈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競爭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支撐著六院一路前行。
看著六院一天天發展壯大,趙景孔和全院同事的共同心愿是,將中機六院打造成中國裝備制造業工程設計第一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