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月14日,節能減排這個巨大的任務在2011年整體上未達標,在年底各地為了沖擊目標必將拉閘限電。發改委副秘書長趙家榮日前表示,一些地區因節能減排再次對部分企業拉閘限電。由于今年節...
12月14日,節能減排這個巨大的任務在2011年整體上未達標,在年底各地為了沖擊目標必將拉閘限電。發改委副秘書長趙家榮日前表示,一些地區因節能減排再次對部分企業拉閘限電。由于今年節能減排目標實現難度較大,拉閘限電可能卷土重來并對相關行業造成負面影響。
節能減排目標不達標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環資司司長趙家榮稱,如果當前形勢得不到扭轉,年初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將不能實現。作為“十二五”開局第一年,這個局能否開好、各項目標能否實現好對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據權威媒體了解,環保部今年年初確定的減排目標是: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內的四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5%;在節能方面,今年要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3.5%。
但據趙家榮提供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單位GDP能耗僅下降1.6%,與全年3.5%的目標相距甚遠。另外,上半年,氨氮排放量僅下降了0.73%,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6.17%。
經歷了“十一五”雷厲風行、大刀闊斧的淘汰落后產能之后,業內專家都預測“十二五”的減排標準將更加嚴格。而在國家出臺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上,這一點似乎得到了印證。十二五的節能減排標準不僅在生產能耗上做了具體規定,還加入了總量控制,并與央企簽責任書。
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噸標準煤下降32%。2015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47.6萬噸、2086.4萬噸,比2010年的2551.7萬噸、2267.8萬噸分別下降8%;全國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8.0萬噸、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64.4萬噸、2273.6萬噸分別下降10%。
氮氧化物是造成“灰霾天”的一大魁首,2011年的冬天,持續不斷地灰霾天氣更讓公眾和政府堅定了治理氮氧化物排放的決心。而作為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戶,電力企業肩膀上的膽子看來只能是更重了。
在9月21日最新公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又大幅度提高了火電廠污染物排放要求,并對氮氧化物執行非常嚴格的排放標準,要求全國火電企業現役和新建火電機組在2014年前排放的氮氧化物上限值達到200毫克/立方米。
據環保部預測,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新標準實施后,到2015年,全國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8.17億千瓦,共需脫硝投資1950億元,2015年需運行費用612億元/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10.66億千瓦,共需脫硝投資2328億元,2020年需運行費用800億元/年。對于脫銷行業的環保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但對于已連年虧損的電企來講,經濟壓力無疑將大大加大。
為了督促五大電力集團完成減排要求,環保部還將與五大電力央企簽署“十二五”污染物總量減排責任書中,要求五大電企承諾削減2-3倍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污染物。
拉閘限電潮或再現
發改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單位GDP能耗僅下降1.6%。根據3月發改委發布的2011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目標,今年單位GDP能耗應下降3.5%。截至目前,距離完成年度目標的時間僅剩不到一個月,要在短時間內大幅降低單位GDP能耗,各地祭出拉閘限電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去年的拉閘限電潮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為完成“十一五”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標,去年各地使用拉閘限電手段,限制高耗能企業發展,部分地區甚至長時間拉停居民生活用電。受此影響的諸多上市公司曾陸續發布公告,調低企業的業績預期。盡管如此,“十一五”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仍未完成。
顯然,部分地區已吸取這種“五年算總賬”的教訓,在“十二五”的第一年就開始強制分解五年的目標。根據以往經驗,面對拉閘限電,首當其沖的仍是高耗能行業。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在經歷了去年的拉閘限電潮后,高耗能企業用電開始出現反彈。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前5個月,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近一半。這一趨勢在下半年仍未明顯改觀。因此,應警惕再次拉閘限電對相關企業形成的沖擊。
實際上,國家主管部門不鼓勵拉閘限電。發改委近期表示,盡管今冬進入需求高峰時段,但各地要盡量減少拉閘限電,絕不能拉限居民生活用電。但在未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之前,類似“軍令狀式”的行政手段仍然有效。從長遠看,如何設計出一套市場化機制,使用價格杠桿,讓低耗能低污染企業獲得更多市場激勵,讓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才是解決節能減排難題的長久之計。
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可通過資源品價格改革,理順資源品價格,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通過需求側管理、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權交易、階梯分時電價等方式,創造出能耗與主要污染物要素的流動交易體系,讓節能減排由被動變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