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年來,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機床工具工業隨之發展壯大,總體水平快速提升,正向著機床工具工業強國的目標邁進。在慶祝新中國75周年華誕...
CNC砂輪在制造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能夠提高加工效率,還能確保加工質量達到高標準。隨著全球工業化的深入發展,對高精度和高性能的CNC砂輪需求日益增長。在這一...
2023復蘇之年提振信心促經濟連日來,全國多地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逐步放開了對疫情的管控。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2023年的重心轉移到了經濟的快速復蘇,而機床作為工...
為期5天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26日在瑞士達沃斯落下帷幕。與會政界、商界、學界代表呼吁加強國際合作,應對當前世界面臨的最緊迫挑戰。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當天發表了題...
1月18日,南京滬江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滬江材料”)在北交所上市,A股市場再添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據悉,2020年,滬江材料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
2020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及中美貿易爭端的嚴重沖擊下,中國制造業經受住了巨大考驗,實現了世界主要國家中制造...
在信息時代,依托互聯網平臺,外貿的新業態新模式日益增多。以跨境電子商務和海外倉建設、市場采購貿易為代表的新業態迅猛發展;保稅維修業務、保稅航油業務、離岸貿易也迎來了新的...
“總體看,一季度工業經濟呈現出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三穩’態勢。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高度關注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當然,更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諸多領域取得長足進步。但從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來看,我國仍然有很多短板。對此,專家建議,制造...
大國重器書寫中國奇跡——“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C919大飛機、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中國制造彰顯中國底氣...
作為機床領域的一個領航者,日本在機床上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日本是如何從一個機床小國走向機床強國,這其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探究。一、善于學習,注重引進先進技術...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開幕,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對建設科技強國作出何種判斷?又提出哪些要求?新華社...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就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制造業深度融合。《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要通過切實有效的財...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品質革命,是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加快轉變過程中,實現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民營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人民...
10月19日晚,十九大新聞中心在梅地亞新聞發布廳舉辦主題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集體采訪活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楊杰,山東...
日前,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屈賢明、蔡惟慈教授到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機六院)調研,河南省工信委裝備處處長李凱釗陪同調研。中機六院董事長黃國甫,...
要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我國必須打造一大批高素質的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具體來說,要優化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結構比例、暢通技術工人職業發展道路、提升新時期技能工人的社會地位...
據報道,教育部、人社部與工信部等部門近日共同編制了《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提出到2020年形成與制造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源建設格局,基本確立建設制造強國的人才優...
3月28日,中國超硬材料網市場總監劉小雨、市場經理高峰一行走...
公元1278年,此時的南宋就如零丁洋里的一片到處漏水的孤舟,...
2023年9月20日,時隔四年,期待已久的第六屆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會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推動中國磨料磨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加強國內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1963年,我國成功研制出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經過幾代人的拼搏奮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人造金剛石及其制品在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機床機械等領域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隨著金剛石技術的選代,金剛石民用領域—培育鉆石迎來了自己的大爆發,中國占據了世界培育鉆石產量的80%以上,近幾年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