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帶的貯存和使用
隨著我國經濟長期、高速、持續地發展和我國制造工業大國地位的確立,具有高經濟性和應用范圍廣的砂帶磨削正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很多制造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正在使用或準備使用砂帶磨削這一先進的加工技術。
為了更好地發揮砂帶磨削的優越性,使砂帶在使用時處于好的狀態,現將砂帶的貯存和使用方面的一些知識介紹給大家。
一 砂帶的貯存
砂帶的貯存對砂帶的使用來說非常關鍵,對寬砂帶的影響尤其更大。理想的貯存條件、合理的貯存方法才能保證砂帶以好的狀態進行使用。
1.1 溫度、濕度要求
理想的溫度:18℃~22℃
理想的濕度:40%~65%
砂帶不應貯存在溫濕度變化較大的地方,溫度過高會使粘結劑老化,降低砂帶的使用壽命;合成纖維基材砂帶(如聚脂布砂帶)對寒冷比較敏感,不能貯存在寒冷的倉庫內。
濕度過高或過低會使砂帶產生一定的變形,這些變形會降低砂帶膠砂層的粘結強度。特別是濕度過大對砂帶的影響比較嚴重,除耐水砂帶外,一般砂帶受潮后使用,都易出現打折、拉皺等現象而使砂帶報廢。此外受潮的砂帶磨削時磨削物易粘附在砂帶表面,降低砂帶的使用壽命。
高溫、低濕對紙基砂帶影響比較大,使紙基砂帶變脆,使用時易斷裂報廢。
1.2 貯存
貯存砂帶的倉庫應陰涼、干燥、通風;砂帶要擺放在貨物架上,不能擺放在地上;貨物架既要與地面、墻壁保持200~500mm左右的距離,同時又要避免靠近散熱和排水裝置;未使用的砂帶盡量不要打開包裝箱。砂帶包裝箱上不能堆放重物,以免砂帶產生折痕、和裂口。
二 砂帶使用前的處理
理想的砂帶貯存固然重要,但砂帶使用前若不能得到正確的處理仍會嚴重影響它的使用性能。
2.1 砂帶懸掛
砂帶使用前
少應懸掛2~5天,懸掛的目的是消除因包裝而產生的卷曲,同時使砂帶適應使用地的環境。將拆開包裝的砂帶懸掛在100~200mm直徑的管子上。管子的長度應大于砂帶的寬度,否則砂帶易脫落或產生喇叭口;管子應成水平狀態,否則易損壞砂帶邊緣部分。
懸掛的砂帶其環境溫濕度應符合砂帶的貯存條件,簡單的辦法是在一間密封的房間內,用幾盞40或60瓦的燈泡來保持干燥。
2.2 外觀檢查
懸掛后的砂帶在使用前應作必要的外觀質量檢查,查看砂帶接頭是否平整、牢固;砂帶表面有無破洞、砂團、缺砂、膠斑、皺折等外觀缺陷;砂帶邊緣是否整齊和有無裂口,邊緣若有較小裂口,以園弧剪除后不影響使用。
三 砂帶的使用原則
只有選擇合適的砂帶型號、合理的磨削工序、正確的粒度組合,才能發揮砂帶磨削的優越性、經濟性,才能保證加工工件的質量。
3.1 選擇合適的砂帶型號
不同的加工工件材質、不同的加工工件形狀、不同的磨削方式所選用的砂帶型號是不一樣的,砂帶型號的選擇主要從基材的類別、磨料的材質、粘結劑的種類和砂帶接頭方式等四個方面來選擇。砂帶型號的選擇一般應有專業完成。由于這方面國內文獻已有介紹,本文不再詳述。
3.2 選擇合適的粒度
只有選擇合適的砂帶粒度,才能保證加工工件的表面質量和提高砂帶的使用壽命。若選用的砂帶粒度號過小,就不能保證加工工件的表面質量;若選用砂帶的粒度號過大,不僅不能體現砂帶磨削的時效性、經濟性,而且砂帶在使用時易折皺和斷裂,使砂帶的使用壽命降低。
3.3 多道砂帶磨削工序的粒度選擇
一個工件若采用多道砂帶磨削工序,后道使用砂帶的粒度同前道相比多只能跳越兩個粒度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砂帶磨削的性能,才能保證加工工件的形狀尺寸和加工工件的表面質量。
3.4 多道砂帶磨削工序的磨除量分布
兩道工序:前后道的分布比為85/15
三道工序:前后道的分布比為65/25/10
四道工序:前后道的分布比為50/30/12/8
3.5 砂帶的運轉方向
使用搭接砂帶時,要使砂帶的運轉方向同砂帶背面所標志的方向一致,否則砂帶在使用過程中易過早斷裂,并影響加工工件的表面質量。使用對接砂帶時可以不考慮砂帶的運轉方向。
四 砂帶磨削中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只有當砂帶的磨粒基本磨鈍、砂帶喪失磨削性能時才能說砂帶的使用壽命正常結束,但是,在實際的砂帶磨削過程中因砂帶的質量問工件的質量問題、設備問題和操作不當等原因,而造成砂帶的磨粒在沒有磨鈍時發生報廢,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問題。